另外还有98K、嘟啦舞、俄舞、空空如也,甚至重庆洪崖洞,这些全都是玩抖音的用户非常熟悉的,在抖音世界里著名的玩法。
除了抖音,还没有短视频APP能做到,让某一件事成为整个平台的狂欢。
正是引导和制造出了庞大的“蹭热点”用户群,打造了抖音社群的基本氛围,才能支撑起另一个核心点——创造热点。
创造热点
创造=原创
在版权意识,尤其是互联网内容版权意识相对薄弱的现实环境下,“原创”这件事,是很容易让人泄气的。就算不至于“泄气”,但也不会乐此不疲。
拿快手来说,一个人发明了一种玩法,他能获得的可能就是这段视频被点赞。但假如这种玩法被另外几个人“偷去”,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原创者应该是会感到不平的。
抖音因为成功的打造了“蹭热点”这个社群氛围,很多玩法其实你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但无所谓,因为“一起狂欢”这件事,足以让原创者有动力证明自己有好点子。
玻利维亚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就被大家各种玩。
很细微,却至关重要的产品设计就在于此,1%的原创者,是靠99%的追随者支撑起来的。
像其他平台那样各玩各的,原创这件事的魅力和动力,就会减弱很多。
最后,关键的关键——神曲。
神曲
先听这首歌,抖音用户不用说,人人都熟悉。没玩过抖音,单听歌,很带劲。
抖音几乎所有的全民玩法,都是依托于一首歌。
音乐是可以跨越文化,跨越层级,让每个人都参与和享受其中的。火起来的抖音玩法,通常是由一首特别的歌带动起来的。
98K就是HandClap的变形,它就带动了大面积的眨眼舞模仿。
英特尔的“灯,等灯等灯”,几个音符,就让品牌深入人心。只能说音乐的魅力太大,人类是无法抗拒音乐的。
而短视频APP中,应该唯有抖音,把音乐元素做成了社群的核心元素。基于此,才成就了抖音的爆红,让抖音变得“有毒”。
其实,抖音这款产品成功的逻辑还有很多,例如:手机端的视频技术流逻辑;大平台范围下的视频分类逻辑;美颜瘦脸技术下的美女逻辑;正能量逻辑,等等。
实在写不动,也不想写了,真要展开从直播类APP的演化讲起,感觉能写出一本书来。
主要想说的“蹭热点”,“创造热点”,“神曲”说到了,抖音区别于同类产品的商业逻辑就清晰了。
这三点,其他APP一个都没有,所以,干不过抖音也是正常。
而算法,固然重要,但也要基于强大的业务逻辑,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然,给你10倍于抖音算法的能力,你也未必能做出一个抖音来。
最后说说抖音网红,我这么看:
- 红一条视频真没啥用;
- 一条视频真红不起来。
红一条视频真没啥用
这个妹纸特别可爱,这条视频的歌特别好听,100万的赞很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