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剿匪
周开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全国上下一片欢腾。而不甘失败的蒋帮,以及国民党军统中统特务,国民党溃散军官为核心的骨干分子,以川西乡保地主武装,袍哥武装兵痞,惯匪为基础组成的匪特武装,裹胁群众共约60余万人发动暴乱,他们破坏征粮,袭击解放军和工作队,残忍*害干部和群众,围攻驻邛崃县城的解放军,反动气焰十分嚣张,民愤极大。
1950年1月中央军委发出向西南剿匪第一号剿匪指示,指出:“为迅速扑灭匪患,保证征粮任务完成,要求各部队根据匪特活动的特点,抓紧控制交通枢纽与匪特活动的要点,全力通盘剿匪计划”。并调集兵力布阵川西进驻邛崃。
邛崃地处川西平原的崃山山脉边缘,是康藏的交通要塞,战略地位很重要,国民党胡宗南的残部就盘踞在这里,城墙高筑城门紧闭,由所在地的乡长负责派人值守,易守难攻。解放军的先遣部队见此情节为此发难之时,负责北门防区的伪乡长高兴瀚命令手下打开城门,让解放军先遣部队长驱直入进驻邛城,还募集粮食送给解放军。其他各城门的守卫见解放军已进城便土崩瓦解往乡下逃窜了。(高兴瀚,邛崃拱辰乡人,解放后被政府安排到油榨乡小学任教,上世纪80年代故世)
不几日逃窜的土匪约集地方武装,在敌特骨*组织围城反攻约十万人之多,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这时西南军区二野和西北军区部队,授军委指示进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部队18军54师和53师,60军180师540团,558团,晋绥军区警卫连,警备3团等部队奉命开赴邛崃及时赶到,与暴乱的匪群展开激战。遵循“军事围剿,政治瓦解,发动群众”的原则,并在川康边游击队和西南干校的密切配合下,经过50多天近200余次的大小战斗,取得了平息邛崃及川西地区匪特暴乱的伟大胜利。活捉匪首乔子均,歼灭敌人8万余人。至1950年7月至11月,川西坝子歼敌殆尽,国民党保安8团9团缴械投降,其下顽固土匪则往四川阿坝州方向逃窜,盘踞在庐花黑水,茂县等地伺机反扑。1952年4月——11月我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调9个团的兵力赶赴黑水,茂县彻底消灭企图反扑的蒋帮匪特。
在这次邛崃保卫战中牺牲的官兵有126人,他们的英灵被安放在邛南烈士陵园,其中一位职位最高的王玉发烈士18军54师162团二营营长。还有邛西26公里的油榨乡剿匪牺牲的两烈士,一位方瑞华山东人连长,另一位王排长,不知其名至今无人祭拜。
文笔山原名南山被邛崃市政府列为革命烈士墓地,于2004年由邛南门外迁此地,山上有明代成化年间建古塔一个名文笔塔而故名文笔山。清道光丁辰年1831年有州人吴江对此有题联赞颂此山:
风月无边,长安北望三千里
江山如画,天府南来第一州
好去迎仙,地绕青旗五面
快来题柱,天留文笔一枝。
这里可观山望景,是神仙向往之圣地,也是邛崃的风水宝地,愿革命的老前辈为祖国为邛崃人民牺牲的英灵在此安息吧!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周开良 家住四川省邛崃县油榨乡堰坪村三组石家沟。1963年12月应征入伍于西藏军区昌都军分区,曾任连队文书。1965年12月曾参加昌都地区左贡县平叛战斗两次。1968年兵役期满退伍回乡务农,1970年至2005年在本村经营小水电企业,于2005年告乡还老。自写了一本《堰坪村志》。
作者:周开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