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可以诱发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危险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13:09:21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心脏突然“咯噔”一下或突然停跳一次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为早搏,又名期前收缩。其实,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不管是心脏疾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基本都发生过。本文通过5问5答带大家了解期前收缩的发生机制、病因、诊断、治疗方法等。

哪些原因可以诱发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危险吗(1)

问题一:什么是期前收缩,其发生机制、病因是什么?

1.定义

期前收缩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

2.发生机制

(1)折返激动。

(2)触发活动。

(3)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

期前收缩根据异位波动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房性期前收缩次之,交界性期前收缩比较少见。

3.病因

健康人群发生期前收缩的概率随年龄递增。而心脏疾病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以及血钾过低者,使心肌易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期前收缩。

问题二:如何诊断期前收缩?

心电图对期前收缩具有诊断性意义,可结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确诊。

1.心电图特征

(1)房性期前收缩(图1)

心电图表现为:①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②PR间期>120 ms。③QS波群呈室上性,部分可有室内差异性传导。④多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哪些原因可以诱发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危险吗(2)

图1 房性期前收缩

注:Ⅱ导联箭头为房性期前收缩,V1导联箭头处为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aVL和Ⅲ导联箭头处均为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aVL导联为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与前面的T波部分融合,Ⅲ导联为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与前面的T波完全融合,导致T波出现高耸

(2)交界性期前收缩(图2)

心电图特征为:①期前出现的 QRS-T波,其前无窦性P波,QRS-T形态与窦性下传者基本相同。②出现逆行P波(P波在Ⅱ、Ⅲ、 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可发生于QRS波群之前(PR间期<0.12 s)或QRS波群之后(RP间期<0.20 s),或者与QRS相重叠。③大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哪些原因可以诱发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危险吗(3)

图2 交界性期前收缩

(3)室性期前收缩(图3)

心电图特征为:①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常超过0.12 s、宽大畸形。②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③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称为配对间期)恒定,后可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

哪些原因可以诱发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危险吗(4)

图3 室性期前收缩

2.临床症状

通常无特异性症状,且是否有症状或症状的轻重程度与期前收缩的频发程度无直接相关性。患者一般表现为心悸、心跳或“停跳”,类似电梯快速升降时产生的失重感或代偿间歇后有力的心脏搏动,可伴有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严重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长时间频发期前收缩可产生心绞痛、低血压或心力衰竭等疾病。

问题三:期前收缩是否需要治疗?

期前收缩是否需要治疗需要结合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疾病而定。对于无器质性疾病的期前收缩患者,通常无需治疗,但医生需要对其进行恰当的解释,打消患者的顾虑,减轻其心理压力。日常患者需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如过量吸烟、饮酒、喝咖啡等),有助于缓解相关症状。

对于伴随器质性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的期前收缩患者,需要在积极治疗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同时,治疗期前收缩。

问题四:期前收缩如何治疗?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如无诱发其他严重心律失常,在处理基础疾病和诱因的前提下,可考虑口服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等,不建议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此外,对合并精神紧张和焦虑的患者可使用镇静剂或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口服。而症状明显者,仅以消除症状为治疗目的,可口服美西律、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不应使用胺碘酮。

对于少部分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或左心室后间隔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若患者症状明显,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且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可考虑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较高。

问题五:期前收缩能否治愈?

期前收缩能否治愈,取决于期前收缩的诱因。对于器质性心脏疾病所致者,通常无法治愈,需终身服药控制疾病,从而期前收缩的发作。

对于部分生活因素所致者,以及血钾过低的患者,在积极调整生活习惯、纠正血钾浓度后,可达到治愈的状态。

综上所述,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若经相关检查后,确诊无器质性心脏疾病,则无需过于紧张和担心,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即可。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85-197.

[2]万学红,陈红.临床诊断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50-352.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等.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5):363-376.

[4]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2, 26(2):21.

文、排版丨冯熙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