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缝干涉实验的实验条件,双缝干涉实验观察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13:38:54

今天,老郭跟各位科学爱好者聊一下量子力学中最基础的实验“电子双狭缝衍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过程,网上有很多的描述,都是科普人为了让大众看明白,按照自己的理解做描述,这些掺杂了个人见解的解读带来了对该实验的各种误读,本文将去伪存真,带大家看一下真实的双狭缝衍射实验究竟是怎么做的,告诉您实验背后的真相。

双缝干涉实验的实验条件,双缝干涉实验观察方法(1)

图1 电子双狭缝衍射实验

一、电子双狭缝实验的实施过程

这个话题看上去好简单啊,就是弄个电子枪对着双狭缝射,然后再狭缝后面放一个接收屏,在屏幕上看条纹就行了。过程的确如此,但是真实过程远远比这个简单描述要复杂,实现起来难度非常高。下面我就来看一下实验前的超难准备工作。

1.1、第一个难点:连续可调、工作稳定、汇聚的电子束

其实电子束很容易获得,这就是以前我们用的阴极射线管。通电的灯丝发热后会释放出电子,电子在电场的加速下,形成了电子流。是不是看上去很简单,然而实际操作上却比这个复杂很多。其中一个难点是如何让灯丝能够稳定、可控地根据实验需要发出电子,比如实现单电子发射,至今仍然有很多科研人员不相信有能释放单电子的电子枪。

双缝干涉实验的实验条件,双缝干涉实验观察方法(2)

图2 应用在示波管上的电子枪

另一个难题是,电子是带负电荷的,聚集在一起的电子会因为相互之间的电荷斥力而发散,导致可能不会有足够数量的电子经过狭缝。所以实际上电子束需要通过磁场来进行聚焦,也就是用磁场把电子控制在一起,沿着一个方向运动。以现在的技术,这个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上世纪20年代,实现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1.2、第二个难点:双狭缝制造

如果没有足够小的狭缝,电子就不能发生衍射现象,或者说衍射现象就看不到。制作出足够狭窄的、间距满足要求的双狭缝就是这个实验能否做出效果的关键点。那么做这个很难吗?答案是:难,真的很难。这个狭缝需要有多狭窄?需要接近电子的波长,才能“看”到明显的衍射现象。大家看一下图2,波长与狭缝宽度的关系,图3a是波形跟狭缝宽度的关系,图3b是用惠耿思原理给出的解释。

双缝干涉实验的实验条件,双缝干涉实验观察方法(3)

图3 波长和狭缝的关系

为了给出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我们来计算一下,灯丝发射出来的电子,在100V加速电场的作用下获得速度,此刻电子的得布罗意波的波长。电子的运动速率为图4中式子1,电子的动量为图4中式子2,由于电子的速度u<<c,不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可以计算出电子的动量图4中式子3。我们根据得布罗意公式可以计算出电子的波长图4中式子4。我们知道1纳米=10^-9米,这意味着,在100V电场的加速下,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为0.123纳米。

双缝干涉实验的实验条件,双缝干涉实验观察方法(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