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虽苦,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
梁富生始终未曾忘记,几个孩子的相继病亡,才是这个家庭悲剧的开端。
永州花桥镇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缺医少药。
他决定在后半生精心钻研医术,用自己的所学救治世人,让人们不再重复自己的痛苦经历。
早在几年前,梁富生就已经把家里的医学书籍都看完了。
每隔一段时间,梁富生就跑到镇上的书店,看看有没有新的医学用书。如果书店没有他需要的书,就委托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帮他从大城市买回来。
梁富生深知自己年龄大、起步晚,需要下苦功才行。可由于白天务农,时间有限,他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如饥似渴的学习医学知识。
在大山深处,梁富生家那盏昏黄的灯,总是最晚才熄灭。
梁富生没有家庭的拖累,勉强维持生计的同时,他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用来学习,水平很快就得到了提高。
附近几个村的乡亲如果生了病,都会来他这里开几副药,效果很好。由于药材都是山里采的,不需要花成本,梁富生一直不收大家的医药费,义务为村民看病。
时间久了,大伙儿过意不去,他才开始象征性地收取一点儿费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梁富生的医术日益精湛,名气也越来越大,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他尤其擅长治疗肝病,时常有些外地的重病号,会慕名前来找他看病。
可梁富生的收费,是一如既往的低廉。每个来看病的人,他只收取很少的诊金。如果是家庭困难的病人,他通常分文不收。
梁富生这样对病人说:谁家还没个难处呢?只要病好了比什么都强。
虽然收费低,但梁富生平时不抽烟、不喝酒,生活简朴,又没有儿女和家庭的开销。
几十年下来,倒是积攒了一笔不少的积蓄。
可自己无儿无女,徒留一大笔钱又有何用?梁富生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后事做打算。
这些年,他送走了父母妻儿。曾经在无数次看到,那些已经去世的人,被装进棺椁中,埋入黑沉沉的地下。
梁富生对邻居说:“我死了以后,能住在一个宽敞透风、视野开阔的地方就好了,最起码不要这么憋闷。”
既然死去了,自己无法再做选择。那为什么不趁活着时,就处理好自己的身后事呢?
梁富生逐渐萌生了为自己建造墓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