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m6一代和二代对比评测,佳能m6二代和m6差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17:57:33

U、V 色差分别代表了什么,图片来自 Wikipedia

YUV 色彩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和曾经的黑白电视机有关,工程师们想要在兼容黑白电视的基础上添加颜色,而恰好由于人眼的特性:比起颜色的色相和饱和度,人眼会对亮度更加敏感,而且 Y 代表的亮度值也可以直接由黑白电视所呈现。

而 U、V 这样的色差信号可以让设备以一种牺牲颜色或让特定颜色产生一定位移的代价,让另外一种颜色更饱和。U、V 的绝对值越高,颜色越饱和;越趋近于零,颜色越灰。

此外通过 YUV 色彩编码和人眼对颜色不敏感的特点,我们可以有选择的抽走一部分颜色,进而可以有效节约带宽,这就是抽样系统。色度抽样一般都会采用 J:a:b 这样的三分比值表示:

J:水平方向上的抽样,概念上区域的宽度,通常为4。a:在 J 个像素第一行中的色度抽样数目b: 在 J 个像素第二行中的额外色度抽样数目

佳能m6一代和二代对比评测,佳能m6二代和m6差别(17)

不同类型的色度抽样,仅给出理论上的示例,没有任何色度过滤措施,即没有防止重影的措施。图片来自 Wikipedia

可以看到我们日常生活里最常用的 YUV 420,可以在仅用相对于一半的完整 RGB 就能还原出相近的色彩;可以在保证人眼看起来不变的同时,节省存储和带宽的开支。所以 YUV 的编码方式非常适合现代流媒体传输、照片分享以及视频存储,当然有的时候系统或者软件的 bug 可能会让图片 越传越绿。

虽然人眼看不出,一旦进入后期流程,422 就能够比 420 提供更多的颜色信息,最后呈现的画面也自然更好。

下面我们重新回到拍摄视频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长时间拍视频时会不会过热,比如一些需要长时间拍摄的场景:婚礼、会议等等,毕竟在记录这种庄重的场景时手里的机器突然无法拍摄了,不过通常只有佳能才会遇到这个问题。

最后考虑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拍摄升格视频,也就是慢动作视频;以及拍摄 4K 时帧率是 60 还是 120。

我个人认为普通人对拍摄视频的要求到 4K 60P 就已经足矣,因为画质的提升带来的是存储空间的变大和电脑硬件的被迫提升,而普通人的电脑往往达不到可以剪辑 8K 视频的硬件水平。

松下 S1、S1H、尼康 Z6、索尼 A73、A7R3 都有无裁切拍摄 4K 视频的功能,富士 XT3、XT4(半画幅)也可以拍 4K 60P 无裁切。而裁切的意思就是机器会拿 cmos 的一部分面积用来进行机械防抖或者电子防抖,原本的画幅面积会进行损失,变成更小画幅,而画幅更小带来的是画质和细节上的损失。

有裁切和无裁切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画面构图和焦段损失,如果是全画幅还好,裁切一点损失一点点焦段到是还可以接受。但如果是半画幅的无反相机,镜头焦段本来就要乘 1.5 倍的系数,再加上裁切损失焦段,30mm 的人文镜头可能会变成了 50 定人像头,本来的偏广角人文焦段的镜头一下子变成了中长焦段,尤其是在狭小空间内,对于适应了原本无裁切焦段构图,原本能放进更多的景物,而裁切之后损失了一大圈景物的这种情况,再重新构图对我来说真的比较难过。

索尼的微单,尼康 Z6、佳能 EOS R 只能拍 4K 30P 的视频,而富士的 XT3、XT4、松下 S1、S1R、S1H、G9 都能拍摄 4K 60P 视频。

30 帧的 4K 也意味着后期损失了许多调整空间,往往在后期的时候给视频做升格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比如拍摄的时候很抖,给视频加升格(放慢视频)之后画面会变得更加稳定,自己前期拍摄的素材不够用了,偷偷给视频升格一下,拉长素材的时间也是我的惯用手段了。

各大品牌对于自己无反相机的定位

目前所有的相机厂商基本都或多或少涉及了无反相机的产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肯定是索尼、佳能、尼康、富士、松下、宾得。而剩下的相机「小厂」为 :徕卡、哈苏,飞思。其中哈苏和飞思太过于特殊,本篇文章不做过多讲述。

佳能m6一代和二代对比评测,佳能m6二代和m6差别(18)

索尼

索尼在微单领域走的路最长,基本占据了无反的领先地位,只从无反镜头来讲,索尼的镜头群最为丰富,各系列机身的性能在无反领域也是相当优秀。索尼全画幅的各产品线相当明确,A7 系列主打入门性价比,A7S 系列主打视频,A7R 系列主打高像素,A9 则是体育速度机。可能为了确立自己在无反领域的地位,索尼抢注了「微单」这个名称,确立自己无反行业老大的地位。

佳能m6一代和二代对比评测,佳能m6二代和m6差别(19)

图源 Wikipedia

中英文对照翻译:

佳能

佳能和索尼显然不相上下,两家互相对标争分明显,佳能一直想要压索尼一头,但是目前为止多次未能得手。最近的一次是索尼在出了 Alpha 1 旗舰机之后,佳能用来对标的旗舰机 R1 因为无法与 a1 的素质性能相对标,从 R1 被硬生生改名成为 R3。

佳能m6一代和二代对比评测,佳能m6二代和m6差别(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