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气盛的李小龙哪里听得进去,当时答应,转脸就忘在脑后。没想到叶问的玩笑“一语成谶”。1973年,李小龙在香港离奇去世,死时只有33岁。
李小龙跟随叶问学了6年咏春,之后移民美国。虽然没能学完所有拳法。但他一直钻研功夫,有疑惑就打越洋电话向叶问请教,并把这些心得全部融会贯通在他后来创立的“截拳道”中。世人都惊叹于李小龙的武学修为,却不知其中也有叶问的一份功劳。
1960年,叶问的妻子张永成于佛山病逝。两年后,叶准及叶正赴港寻父。叶问见到亲生儿子,百感交集,终于下定决心戒掉鸦片,全力研习推广咏春拳术。
此后,咏春拳迎来了发扬光大的鼎盛时期。
大家都知道叶问最厉害的弟子是李小龙,其实在叶问所授徒众中,最有成就的应该是他的关门弟子梁挺先生。梁挺的特点是文武双修、武哲两精。他于上世纪70年代获香港浸会学院学士,1979年获美国某学院哲学博士,1997年获保加利亚国家运动学院搏斗艺术教授衔。
梁挺少年醉心于武术。对武侠电影《方世玉》、《西游记》、《黄飞鸿》等痴迷。13岁时,开始学习咏春拳。梁挺对武术的热爱,渊源于被打伤。一天梁挺与几个好朋友在逛街,他的朋友惹怒了一群顽童,他们便围殴起来,梁挺见状,挺身而出,大喝一声,扑向闹事者。谁知,二十余顽童竞相扑向梁挺,拳脚如雨点,将其打成重伤,而他的好友竟逃之夭夭。从此,梁挺便下定决心,习武自强,以敌百人,他在其叔父的帮助下,苦练咏春拳五年。后被师兄郭强引荐、拜师叶问门下,钻研武技。1968年,他20岁,便独立开办浸会学院咏春班,并获得好评。
1969年1月梁挺以咏春同学会名义,主办了盛大的咏春拳表演会,创造了三项纪录:自叶问从香港发扬咏春拳以来首次公开表演;其优异技术让与会者赞叹,会上,梁挺以肉掌劈开竖直的厚砖得到喝彩;叶问宗师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出席这种表演会。
继后,叶问委任梁挺为“咏春体育会”总教练,并将自己班徒交给梁挺继续任教。
叶问晚年时,除了练武之外,最喜欢和三五弟子或好友在茶楼饮茶。偶尔会打几圈麻将。仲夏之时,他最喜欢看斗蟋蟀。有时还和他的同乡、蛇形刁手梁家芳一起去看斗狗。
1972年12月,叶问在香港病逝,享年79岁。咏春门人一致推崇他为咏春派一代宗师。
叶问生前最大的心愿便是成立一个联会,发扬咏春拳。他去世后,他的众多弟子如梁挺,还有他的儿子叶准、叶正致力于向海外推广咏春拳术,将拳馆开到了世界各地。
1975年,国院咏春梁挺拳术总会成立。
1988年,该会更名为国际咏春总会。
其间馆务蓬勃发展,学员众多,1978年梁挺著《咏春拳》英文版问世(并主办了畅行的《真功夫》杂志),1979年,该著被美国媒体评为16本武术畅销书之首。
至今,世界上咏春拳训练组织达数百个,级次较高的教练员数以千计,训练场地涉及六十多个国家或地区,训练人数达百万以上。
人们惊讶的是: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教练者当他们收徒结众时,一律在挂有叶问宗师画像前,按中国礼节顶礼膜拜。叶问使梁挺成才成杰,梁挺使咏春拳光芒四射,咏春拳使国术发扬光大。
咏春拳术,从一套女儿家的自卫术发展到实战技击之上,并在数十年间急速发展,由叶问将咏春拳从佛山带到香港并通过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其带出香港、发展到世界每个角落,将WingTsun发展成为国际间享负盛名的中国武术,亦是现今最多外国人研习的中国武术。咏春拳的起源与发展一致被认定为:“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传于叶问,盛于梁挺!”梁挺的WingTsun、“梁挺咏春拳系”对咏春拳的传扬与发展,得到包括叶问所传的咏春其它众门人、派系的极致追捧,引以为傲。
回首一代宗师叶问的一生,他身怀绝技,却性格迥异,从不恃武好胜。淡泊名利成就了他,使他远离江湖恩怨,得以以79岁的高龄寿终﹔也使得他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钻研武功以及传授武术中去,进一步把咏春拳发扬光大﹔叶问的低调处事,更使他赢得了武林同仁的敬仰和尊重。如同《一代宗师》里所言,历经光绪、宣统、民国、北伐、抗日、内战、解放,可说是大起大落,悲欢离合。虽然也曾矮檐低头,甚至沾染恶习,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不坠风骨,坚持气节,瑕不掩瑜。晚年,更令咏春一派自他而起,走向兴盛。虽然不像电影里那般壮烈传奇,终究也当得起世人尊声:一代宗师。
各位朋友,你们是怎样看待叶问和咏春拳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能把文章看到最后的,一定都是真爱了,来个三连吧,谢谢!!!这里是世界名人榜,欢迎点击头像进入主页查看更多精彩的内容,我们下期节目见!谢谢大家,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