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大闸蟹快要上市的时节,经常出现一些死蟹,虽然一两个不影响,但是如果出现大量伤亡,就比较危险了,难以控制住,也容易造成很大的损失。为此很多大闸蟹养殖户很头疼,就剩临门一脚了,却没有解决办法。今天带大家一起看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吧。
造成死蟹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考虑问题,主要是大闸蟹自身的体质、池塘的环境以及传染病这三方面的因素,那么就得从这三方面着手了。
1、大闸蟹体质的增强
大闸蟹经过夏天高温天气的暴晒,很多塘口用一些刺激性药物除菌,除蓝藻等,这样让大闸蟹体质变弱很多,所以应该减少使用这些刺激的药物,并且适当补充“乳化钙”等等,来增强大闸蟹的体质。补钙的产品有非常多品种。例如离子钙、有机钙和无机钙等。各种钙都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如果将上述钙加工为可溶于水的乳化钙,就更容易溶入水,有利于小龙虾、螃蟹和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动物的吸收,同时还可以拿来拌喂饲料,补钙效果更好,迅速帮助硬壳。
2、蟹塘环境需要改善
因为水中水草及伊乐藻长得茂盛,我们可以适当拉掉池塘多余的水草,沟中的伊乐藻也可以全部拉掉,避免水草腐烂,有效降低水质被破坏以及氧气的消耗。大概7到10天使用改底药物进行改底,减少腐烂的水草、青苔、残饵粪便等对蟹塘底层的污染,保持蟹塘较高的溶氧。如果池塘配备增氧机,可以使用增氧机,时间大概是白天中午12:00至下午2:00,晚上10:00次日凌晨6:00,如果水源差、蓝藻也比较多的池塘,可以加强“有机酸”解毒频率,减少毒素对大闸蟹的影响。市面上的有机酸林林总总,建议大家选择含量高的,且最好浓缩,使用时一般用量较多,方便携带。
3、传染病需要控制
养殖的后期,环境肯定会变差,导致病菌繁殖速度也加快,所以大概7到10天就需要*菌一次,控制病原的数量。而且后期投喂冰鲜鱼较多,容易引起肠炎,喂冰鲜鱼可以拌“生力泰”减少肠炎发病率。水产动物的肠道保健至关重要,一旦做不好就好滋生有害菌。传统的办法在投喂中添加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容易引起耐药性,同时有残留,近几年被国家重点管控。生物预防治疗肠道疾病成为主流。最早是采用乳酸菌为主,但是长期投喂不但成本高,而且易引起肠壁变薄。最新的生物技术抗菌肽。抗菌肽为小分子肽,是生物免疫系统产生的天然抑菌物质,可以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减少肠炎、白便的发生没有任何副作用,安全放心。
蟹塘已经出现死蟹现象,如何处理:
1.死蟹比较少
主要是体质差和细菌感染引起,每隔7-10天使用一次乳化钙。死蟹软壳的数量比较多的话,可以一天隔天使用两次“纳维素”。
2、死蟹量大
很大原因是因为螺原体感染或者白斑病毒感染。可以一天隔天使用两次外泼弧克控制螺原体、白斑病毒的传染,增强河蟹体质。然后在使用速效改底片改善水质、底质环境。
总的来说,大闸蟹一旦伤亡,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大家在养殖的后期也不能放松,需要不时查看情况,保障大闸蟹生存环境,毕竟防治要比伤亡之后在治理要容易得多,而且也可以减少经济损失。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