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喜茶官博
出海挑战重重,胜负尚难料
无论是已经有一定出海经验的蜜雪冰城、喜茶、霸王茶姬们,还是更多正跃跃欲试、尝试挤进出海圈的茶饮品牌们,肉眼可见,未来东南亚市场的竞争也会变得愈加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市场充满机遇,但也弥漫着“挑战”味。
首先,东南亚的市场环境并没有这么理想。
东南亚市场仿若一块深不可测的森林,当你真正走入,“市场割裂”“准入政策”“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些外部冲击就会一一迎面而来。
选择开一家店,需要哪些手续、经历哪些流程?是选择代理?还是自营?在开店之前都要想清楚。
倘若对当地营商环境、政策、人情没有清楚认知,品牌就极有可能“踩坑”。知乎上就有网友评价说:去越南开店,每天都有当地势力堵门,不胜其扰,后来得知有人找了与警方好关系的当地合伙人,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茶饮,依然未深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像东南亚地区盛产水果,当地人多喜欢果汁类饮品,而国内流行的水果茶在东南亚其实属于新兴品类。另外,东南亚人嗜糖,喜欢高甜度饮品,品牌想要在口味上赢得青睐,势必需要做出一些变革。
所以我们看到,蜜雪冰城推出了加糖选项,喜茶推出颇具当地特色的带酒精口味饮品。甚至有一些品牌会根据当地饮食习惯加入特色小吃,丰富产品组合。
但即便这样,想要在东南亚地区建立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让中国新茶饮走入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依然是一大难题。
“我的奶茶店大部分是华人来买。”化名小易的茶饮店主说,她在菲律宾马尼拉经营一家茶饮店。
据她介绍,到店里喝奶茶的主要是当地华人。对于大部分菲律宾人来讲,他们日常喝的奶茶主要是街边手摇奶精冲泡的饮品,一杯价格仅是其店里饮品价格的一半。
△图片来源:摄图网
纵观整个东南亚茶饮市场,自2012年后,市场的主流产品是台湾奶茶,2018年后中国新茶饮品牌增多,但这些品牌的影响力目前大部分都仅局限在华人圈层,如何在本地人群中建立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让中国新茶饮进入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品牌们必须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年星巴克打开中国咖啡市场用了十年时间,中国品牌想要深耕东南亚市场,也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运营成本、人力、供应链仍是大难题。
在新加坡开店的茶饮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当地租金比国内同店型更低,但海外运营和人力资源能力要求远高于国内,一些品牌海外员工必须懂汉语、英语和当地语言,甚至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华人群体,还要掌握闽南语等方言。海外店对员工素质的要求更高,相应地,人工成本可供压缩的空间也随之缩减。
另外,更深层的挑战也来自于产品背后的供应链、基建。越南和泰国等地既有的冷链物流并不发达,而部分新茶饮产品所需原料还需要从国内调出,运输存储时必须通过冷链,所以发力东南亚市场意味着企业可能需要砸入大量资金进行供应链布局。
像去年7月,蜜雪冰城在成都建设亚洲总部,计划投资总额约50亿元,预计2023年1月建成投产;建成后预计年产固体饮料10万吨、乳制品9.5万吨、饮料浓浆22.5万吨,实现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5亿元。
蜜雪在成都建设亚洲总部,从地理角度上看,能够辐射国内西南地区,并且可为东南亚、南亚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待蜜雪的亚洲总部建成,其生产的茶叶、调味奶浆等原材料,杯盖、吸管等包材,都能通过成都的交通网线就近出海,最大程度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