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层析:1.鸡血藤药材2.鸡血藤药材3.阿弗罗莫辛4.刺芒柄花素5.大豆黄素
样品液:取鸡血藤药材5g, 加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 每次2小时, 合并提取液, 浓缩蒸干,再加乙酸乙酯30ml, 超声振荡提取20分钟, 提取液蒸干, 加乙酸乙酯2ml溶解, 作为样品溶液.
对照品液:取标准品阿弗罗莫辛、刺芒柄花素及大豆黄素各0.5mg, 加乙酸乙酯2ml溶解即成.展 开:硅胶G薄层板, 石油醚: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
显 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对应的位置显相同的荧光斑点.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含量测定】
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药理作用】
1. 扩血管作用:鸡血藤水提液醇沉制剂20mg/kg直接注入股动脉, 注射后10分钟内股动脉学血流量增加42.7%;峰值时增加值达133%;血管阻力减少45.3%.
2.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鸡血藤生药水煎醇沉制剂在100mg/kg浓度时, 在试管内对二磷腺苷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
3. 对实验性关节炎的影响:鸡血藤酊剂给大鼠灌胃, 对甲醛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药名甄别
鸡血藤中药学的命名方法丰富多彩。就藤类药材而言,凡是鲜品砍断时能流出红色汁液或皮色发红的,传统习惯用“血”“红”“赤”等字命名,于是就有了鸡血藤、大血藤、血藤、红藤、赤藤诸药名。这些或混杂或重叠的不规范药名,给实际用药带来了极大麻烦。本文试就鸡血藤、大血藤、血藤、红藤、赤藤等药名作一甄别。
鸡血藤:为豆科攀援植物密花豆、香花崖豆藤、常绿油麻藤等的藤茎。有人认为该药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但考其植物描述和附图与现今不同。其真正名实相符之名出自清代汪昂《本草备要》,其它本草学还载有“血风藤”、“血藤”等别名。有些地区如东北、西北、中南把木通科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藤茎(即红藤、大血藤,后述)作鸡血藤用,云南把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及中间五味子的藤茎作鸡血藤用。正通的鸡血藤主产广西、广东,性味苦甘温,归肝经,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等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血虚经闭等妇科病以及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软、血虚痿黄等,治白细胞减少也有一定疗效。
鸡
血藤大血藤、红藤:二者同指一物,系木通科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藤茎,主产江西、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个别地区当“鸡血藤”用。“大血藤”之名始见于《简易草药》,“红藤”之名首载于《浙江中药手册》。其别名甚多,《图经本草》称血藤,《植物名实图考》云“今江西庐山多有之,土名大活血”,其它还有活血藤、血通、血木通、山红藤、红血藤、五花血藤等等。当代本草学《中药大辞典》、新版高校教材《中药鉴定学》等均载为“大血藤”,而新版高校教材《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切用》 (2000年1月版)则载为“红藤”。其性味苦平,归大肠经,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止痛,消瘀散结,*虫利尿,治疗肠痈腹痛,热毒疱疡,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及蛔虫、绦虫等病。必须说明的是,在《本草纲目-草部-十八卷》中载“省藤”,李时珍录自《本草拾遗》,另释其名为“赤藤”、“红藤”,从其所录“生南地深山。皮赤……”,有“治诸风,通五淋,*虫”之功以及其发明来看,此药应为大血藤,可惜古今多种本草著作未予录及或澄清。
血藤: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其果实即知名中药南五味子的藤茎),分布在四川、湖北、贵州、广西等省,其名实相符之名始载于1960年版的《四川中药志》。其别名也甚多,《草木便方》载为“大血藤”,《天宝本草》载为“活血藤”,其它还有黄皮血藤、气藤、小血藤等。《图经本草》之“血藤”非为此物。其性味辛酸温,有养血消瘀,理气化湿等功效,可治疗痨伤吐血、肢节酸痛、脚气痿痹、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病。可惜的是现今许多药书如新版高校教材《中药鉴定学》、《中药学》均未载此药。
别名
血风藤、马鹿藤、紫梗藤、猪血藤、九层风、红藤、活血藤、大血藤、血龙藤、过岗龙、五层血。
功能主治
活血舒筋;养血调经
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药用配伍
配益母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配苍术,理气化湿、辟秽去浊;配杜仲,补肾壮骨,通经止痛;配当归,补血活血。
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本品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瘀,调经止痛,性质和缓,同时又兼补血作用,凡妇人血瘀及血虚之月经病证均可应用。治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可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同用;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则配当归、熟地、白芍等药用。
2.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及血虚萎黄。本品行血养血,舒筋活络,为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病证的常用药。如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可配伍祛风湿药,如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药;治中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常配伍益气活血通络药,如黄芪、丹参、地龙等药;治血虚不养筋之肢体麻木及血虚萎黄,多配益气补血药之黄芪、当归等药用。
生态环境
山谷林间、溪边及灌丛中。
应用鉴别
鸡血藤与红藤,均为植物藤类,功能活血散瘀。但鸡血藤甘温,长于补血,温经活络,伤家常用;红藤苦平,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止痛,疮家要药。补泻有别,兼长各异。
采收储藏
秋季采收茎藤,除去枝叶,锯成段,晒干。或鲜时切片,晒干。
用药禁忌
阴虚火亢者慎用。
功效分类
活血药
炮制方法
用水润透,切片,或蒸软后乘热切片,晒干。
生药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