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的刘志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
*的正确领导下
西北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
1935年2月
刘志丹出任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前敌总指挥

刘志丹领导下参加陕甘革命根据地斗争的部分指战员合影。
他指挥红军先后解放了安定
保安等六座县城
使陕甘、陕北两块根据地完全连成一片
主力红军发展到5000多人
游击队扩大到4000余人
在20多个县建立起红色政权
这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
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
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1935年10月初,受“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影响
西北根据地发生严重错误的“肃反”
刘志丹、习仲勋等*被错误关押
但他们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
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后
在*同志的亲自过问下获释
1936年3月,刘志丹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
出征前,刘志丹对妻子同桂荣
回忆起当初的入党誓言说
“加入党,就要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到底
作为个人来说
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
东征中,刘志丹率领红军挺进晋西北
迭克敌军
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英勇牺牲
年仅33岁
据刘志丹的女儿回忆
刘志丹去世时
他的皮包里只有6支香烟、半截铅笔
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财物
但他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遗产
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为志丹县
1943年5月
中共中央在延安
举行刘志丹将军移陵公祭典礼
*题词赞誉他为
“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1943年*为刘志丹撰写的题词。
*题词
“上下五千年
英雄万万千
人民的英雄
要数刘志丹”
朱德称他是
“红军模范”
表达了党和人民
对刘志丹光辉一生的崇高敬意
“不知有家的人”
1921年
刘志丹和妻子同桂荣结婚
从两人结婚到刘志丹牺牲的15年间
夫妻俩总是聚少离多
家人常和同桂荣说
“他是个不知有家的人”
两人结婚不久
刘志丹就到黄埔军校学习去了
一去3年杳无音讯
后来才知道
刘志丹在黄埔军校认识了
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他随军北伐
1933年2月
刘志丹带领红军驻扎在原保安县刘家砭
这里离他家只有5里路
按说可以常回家看望老人和妻子
可他整天忙于军务
顾不上回家
有一次,同桂荣跑去看刘志丹
还没说上几句话
他就带着红军队伍开始转移了
把自己的棉背心给战士穿
刘志丹的妻子同桂荣曾说
“志丹顾不上管自己的家
但对红军队伍里的人却关心得十分周到”

1934年深秋
同桂荣加入到红军队伍之中
那时,部队几经辗转
驻在陕甘交界的南梁
那年冬天很冷
红军缺铺少盖
刘志丹对同桂荣说
“年轻人体质好,耐冻
蹦蹦跳跳就顶过去了
我岁数大了
不行了,胳膊腿常疼”
同桂荣马上想法子
给他做了件棉背心
那时候
边区被敌人封锁,哪有布?
于是同桂荣找来许多碎布
一块一块拼接起来
五颜六色连成一片
总算凑合着缝成了
刘志丹很满意地穿在身上
过了几天
有个战士在行军途中掉到河里
冷得发抖
刘志丹看见后
就把棉背心给这个战士穿上了
同桂荣看到丈夫受冻
硬是将自己的一件大襟棉袄
脱给刘志丹穿在里面
熟悉刘志丹的人看到他穿这样的棉袄
都笑出声来
无论过去多久
他的故事仍被传颂
精神仍在继承
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