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窝位于达摩庄东南、火村正南,大安山西北,海拔1646米,顶有铁三脚架。南侧陡坡上分布着很多煤窑,北侧为次生林带。自达摩庄和马栏向东南、金鸡台和大安山(赵亩地、大安山820、瞧煤涧)向北、千军台坑向西、109国道(斋堂、火村口、东西胡林、军响)向南均可登顶。
10、寺上梁寺上梁(E115°45'17.99",N39°55'11.70")曾用名鬼门关西大尖,位于京煤防火瞭望塔、杏树台、鬼门关围起来三角形的最高处,山顶有铁三脚架和铁皮凉棚,西距老龙窝6km,海拔约1612.6米。自京煤瞭望塔向东、通州峪向东南、杏树台向西南、鬼门关向西北、大安山向北均可登顶。
11、山神庙山山神庙山(E115°46'31.89",N39°55'08.11")位于张家村西南、鬼门关东、八二零矿东北、瞧煤涧西北,连接老龙窝与千军台山脊防火道旁边,海拔1367米。自鬼门关沿防火道向东、千军台过来山脊防火道向西均可登顶。
12、灰树塔尖灰树塔尖(E115°47'59.46",N39°55'06.97")位于瞧煤涧东北、月牙鞍西北、千军台坑西南,海拔1325米,顶有测风塔及铁三脚架。登顶线路有:(1)自(千军台向西、瞧煤涧向东、宝地洼向北到)山梁向北登顶;(2)自连通千军台与鬼门关的东西山梁防火道向东南、向西南均可登顶。
13、月牙鞍月牙鞍(E115°48'48.16",N39°54'46.92")位于宝地洼东北、千军台坑西南、大寒岭东南,海拔1266.7米,因顶峰形态如弯月得名。登顶线路有:(1)自千军台向西、宝地洼向东北上到山脊垭口转向西北登顶;(2)自北岭西侧高压线垭口向东登顶等。
14、石人梁石人梁(E115°49'28.35",N39°54'15.90")位于宝地洼东、月牙鞍东南、千军台西南、水峪东大尖西北,海拔1159米,因顶有峭立似人巨石得名。登顶线路有:(1)自行字鞍沿山脊向南登顶;(2)自行字鞍东侧沟中岔口向西南上至山顶南侧山脊向北登顶等。
15、水峪东大尖水峪东大尖(E115°50'20.54",N39°53'45.76")位于千军台西南、宝地洼东南、水峪东北、岭西西北,海拔1360米,顶有倒向西南铁三脚架。自水峪向东、岭西(班各庄、教军场可到此)向西北、千军台村向西南均可登顶。
图2-5 髽鬏山清水尖区域穿越线路示意图
16、大寒岭大寒岭(E115°48'24.89",N39°56'00.34")位于大寒岭关城西南、千军台坑西北、吕家村东南,海拔1156米。该山仅是山梁上的一个小山包,自大寒岭关城向西南、吕家村向东南、千军台西北山脊平台向东北均可轻松登顶。大寒岭与窝头尖像两位敬业的士兵分列两侧把守着大寒岭关城东南的京西古道。
17、窝头尖窝头尖(E115°49'14.09",N39°56'22.50")位于千军台坑北侧、古道东北、大寒岭关东侧、曹家铺废村西南,海拔1241米,顶有铁三脚架。登顶线路有:(1)自大寒岭曹家铺垭口向东横切到山脊后转向西南登顶;(2)自千军台坑与千军台村间山谷向西北登顶;(3)自千军台向西北走山脊转向西南登顶。
18、桃树崖尖桃树崖尖(E115°49'05.98",N39°57'15.78")又名桃树洼尖,位于大寒岭关城东北、杨家峪村东、曹家铺北侧,海拔1267.8米,山顶有铁三脚架。登顶线路有:(1)自东北侧法城马家洼垭口向西南沿山脊登顶;(2)自杨家峪村向东北、杨台向南上山脊后转向东南登顶;(3)自大寒岭关城东北曹家铺垭口向东北沿山脊登顶。
19、髽鬏山髽鬏山(E115°50'51.63",N39°58'13.49")位于千军台村东北、付家台村南,海拔1524米,山顶有铁三脚架。髽鬏山与青水尖两峰之间由一条起伏的5km山梁相连,由于由高度基本相同,类似古代女子抓髻发型,故名髽鬏(zhua jiu)山、抓髻山、髽髻山。
20、清水尖清水尖(E115°53'09.59",N39°58'53.88")位于下马岭南、玉皇庙西北,安家庄西南,海拔1528米,山顶有铁三脚架。系清水河与清水涧分水岭,山脊尖峭,故名清水尖。登顶清水尖路线基本与髽鬏山相同,上山口有:109国道上军响、法城口、付家台、下马岭、京西十八潭、安家庄,千军台坑、千军台小学、玉皇庙站等。
图2-6 铁坨山、酒漏子沟尖及周边穿越线路示意图
21、铁坨山铁坨山(E115°56'02.96",N39°55'00.05")位于灰地南、十字道西、滴水岩东北,海拔1103米,顶有铁三脚架。上山口主要有:清水涧沟中的929路灰地站,109国道上的929/892路王平、韭园站,门头沟口的370路圈门总站,潭王路上的931路南辛房站、潭柘寺总站,108国道上的948路东蒋村、三十亩地、班各庄等。
22、明朝鞍明朝鞍(E115°56'19.30",N39°54'28.92")位于铁坨山东南、十字道西南、酒漏子沟尖北侧房山门头沟界梁上,海拔约1000米。登顶路线:(1)自滴水岩向东北走酒漏子沟南沟向东北登顶;(2)自东港沿鞍子沟上至南天门后沿山脊向东北登顶;(3)自铁坨山南侧A点沿山脊向南登顶等。
23、十里八桥提到“十里八桥”就要简单介绍一下“京西古道”。京西之山统称西山,在西山之中有一条历经千年的京西古道出京去往西北。在王平口以东有三条古道:第一条从模式口向西北经三家店、琉璃渠到王平口古道,这是西山大路的北道;第二条是从模式口向西经麻峪跨永定河过峰口庵到王平口的古道,是西山大路的中道;第三条是从石景山的庞村出发、中途与中道会合后直奔王平口,是西山大路南道。王平口村如西山入京咽喉,元明清一直是驻防要塞,被称为“过山总路”。明建关城至今仍存,怎奈京西煤矿采空,该村1995年迁出后成为废墟。注意王平口村不是现在的王平镇,原王平口村在今王平镇西南4-5km处。三条古道在王平口村聚合为一,过王平口村后一路向西。
京西古道在王平口会合后一路向西到大寒岭一段,蜿蜒曲折穿行于深山沟壑之间,群山之中散落着八座古石桥,因这八座古石桥连接了约十华里古道,被人称作“十里八桥”,现存共六座:灰地南山谷中半座玉成桥、玉皇庙到千军台村自东向西的金锁桥、福隆桥、鳌鱼桥、洛阳桥/黑牛桥、千军台老桥。
第一桥:玉成桥。出王平口经口西到潘涧子村(该村早已不存),村东现存断桥是“十里八桥”第一桥玉成桥,民国初年被洪水冲垮再未修复,现只留半个桥墩耸立在山崖旁。
第二桥:黑虎桥。此桥在民国初年修建门斋铁路支线时被埋在路基下面,但桥去英名挽在,桥原址旁的石壁上还保留着一块已不完整,刻于清乾隆年间《继序修补道路功德碑》,记录了当年黑虎桥的威名。
第三桥:金锁桥。此桥坐落在板桥旧村东侧山沟上,论岁数金锁桥是现存古桥中的老大,民国十八年大洪水只冲坏了它的桥栏护墙,修缮后的金锁桥象一条彩虹横跨山谷之间。
第四桥:福隆桥。板桥旧村被北港沟分为东西板桥,沟内有座福隆山,福隆桥因山得名。板桥旧村后来搬到被其东北不远处,只留下古桥孤零零站在那里把守着北面的娘娘庙。
第五桥:鳌鱼桥。板桥旧村西头有个小山沟叫鳌鱼沟,石桥跨沟而过因此称鳌鱼桥,古桥有如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叟,稳座山中静观世间变迁。
第六桥:落阳桥。该桥因横跨黑牛沟沟口又名黑牛桥,沿沟内山路崎岖而上可到达黑牛寺,黑牛寺早已没了寺庙的踪影,只留有遗弃房屋几座。
第七桥:庄户小桥。从洛阳桥向西是庄户村,庄户村曾有座小桥现已找不到踪影,只留给我们无限遐想,它定是小桥、流水、人家别有一番景致。
第八桥:千水桥。千军台村东台下公路旁已被淤埋半截的古桥,是当地“十里八桥”最西头的一座,人称老桥、千军台老桥。该桥身深埋河道里,似有道不尽的古道沧桑。
三、门头沟西北穿越线路G109以北、斋幽路以西的门头沟西北区域主要有大背尖、西大义尖、东灵山、黄花梁、梁家山、九山/韭山、酒篓坨、黄草梁、柏峪梁、灰金坨、大头庆、瓜曲草(音)、白铁山、三棱坨、大尖崛、桦木桶、叉叉岩、沿河口北山等千米高山,其中九山位于门头沟怀来界梁北侧百米处。
图2-7 门头沟西北穿越线路示意图
1、大背尖大背尖(E115°26'33.82",N39°58'53.11")位于小龙门西北、洪水口西南、西大义尖南侧、109国道京冀垭口东南,海拔约1715米。登顶路线有:(1)自109国道117公里桩公路迂回处向东上山脊登顶(未验证);(2)自小龙门景区沿沟向东北上山脊登顶;(3)自小龙门村西北山沟向西北上至山脊转向西南登顶;(4)自西大义尖沿山脊向南登顶等。
2、西大义尖西大义尖(E115°26'40.12",N39°59'27.22")位于小龙门西北、孔涧东南、东灵山西南、洪水口村西,海拔1763米,顶有乱石堆。登顶路线有:(1)自109国道下马威向东、洪水口聚灵峡景区奄庵遗址岔口向西上山脊后向南登顶;(2)自G109国道京冀垭口东侧118公里桩北侧公路拐角沿沟向东北登顶;(3)自大背尖沿山脊向北登顶;(4)自洪水口西南大榆木沟向西上山脊登顶等。
3、东灵山东灵山(E115°27'14.65",N40°01'50.46")为北京与河北界山,是北京第一高峰,海拔2303米,位于门头沟洪水口村西北、江水河村西南。驴友穿越东灵山线路西侧主要有孔涧东南G109国道边的下马威(驴友命名,非地名)、孔涧村(自孔涧向东上山脊时经树林边小飞墓)、塔尔寺村;东侧有洪水口、江水河、九龙洼等。
4、黄花梁黄花梁(E115°30'40.45",N40°01'49.54")为起于江水村东止于梨园岭村西北的南北山脊,山顶平缓南北绵延数里,山脊两侧是白桦林,每到春夏遍地小黄花故称黄花梁;最高点位于江水河东侧,海拔约1884米。登顶线路:(1)自江水河村向东南绕向北登顶,(2)自江水河村北沿山脊向东南登顶,(3)自燕家台沿山脊向西北转向西登顶,(4)自梨园岭沿山脊向北登顶,(5)自洪水口村南向东北上山脊后向北登顶。
5、梁家山梁家山(E115°31'36.28",N39°58'05.98")位于燕家台西南、梨园岭东南、双塘涧东北、杜家庄西北,海拔1402米。登顶线路:(1)自燕家台向西南、梨园岭向东南到段台梁废村后向西南登顶;(2)自杜家庄向西北、齐家庄向东北到郭家坑废村继续向东北上山脊转向西登顶;(3)自双塘涧和瓦窑村向东北、梨园岭废村向西南转向东进沟上山脊登顶。
6、九山九山(E115°31'44.63",N40°04'39.97")又名韭山、韭菜山、北灵山,位于塔儿寺东南、椴木沟东北、麻黄峪西南,海拔1922米。沿东西向山脊还有被驴友命名的无名1、无名2等高山。最方便登山路线是从麻黄峪向南走小路上山,但驴友基本上是将其作为穿越线路的一部分,连接黄草梁与东灵山(江水河)等。
7、酒篓坨酒篓坨(E115°34'46.13",N40°01'43.69")位于燕家台东北、柏峪西北、黄草梁西南,海拔1611米。登顶线路有:(1)自燕家台向东北上山脊登顶;(2)自燕家台到柏峪公路翻梁隧道口向西北上山脊登顶;(3)自实心楼沿山腰横切向南、黄草梁西南角沿山脊向西南登顶等。
8、黄草梁黄草梁(E115°35'14.23",N40°02'58.47")位于柏峪西北、燕家台东北、榆树湾东南、刘家峪村西,海拔1737米,山顶东部有面积10平方公里的华北最大山顶草原十里坪,在山顶向西北还保存着一道雄伟的“七座楼”明长城,由沿字6-11号敌台和一座巨大石砌敌台组成,景象非常壮观。登顶黄草梁线路较多:从沿河城向西走西大台上十里坪、向西北绕走榆树弯自落叶谷垭口向东南登顶黄草梁,从斋堂西北的柏峪向北,从北灵、韭菜山到落叶谷垭口向东南,从江水河向东过椴木沟、燕家台走东龙门涧后向东北上山脊均可登顶。
9、柏峪梁柏峪梁(E115°35'33.63",N39°59'56.78")又名柏峪西梁、西岭、青岩尖、灰坨梁,位于柏峪西南、燕家台东、李家庄东北,海拔1250米。目前网上没有登顶参考轨迹,门头沟百科中提到该山与梁家山、妙峰山、张家山、九龙山等属于门头沟海拔1000-1200米的第三级夷平面;看等高线地图山梁南北两端各有约1250米山包,中间标注黑点山尖海拔不到1220米(探路仅到其南侧垭口但确认黑点处不是最高点),目前不确认南北两个山包哪个是柏峪西梁主峰(南侧山包可自30km徒步路线山顶垭口向北登顶,北侧主峰可自柏峪村南沿小路向西登顶)。
图2-8 白铁山瓜曲草三棱坨穿越路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