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作为满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吉林市有许多地名与之有关。如哈达湾、密哈站、温德河等地名就直接来源于满语,而另有一些地名,则与清代施行于满族人的八旗制度相关。在吉林市,后一类地名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以旗属命名的旗屯,其二是以治安机构命名的旗堆子,其三是以管理八旗的衙门命名的胡同。
解放前乡间的满族老夫妻,取自《吉林旧影》
一、旗屯
清初,入关的八旗军由于人数相对较少,分散各地时,只能在险要位置驻扎,其兵营多设在城市一角,号称“满城”(除京师八旗外)。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广州满城、荆州满城、杭州满城等。留驻东北的满族人开始为“聚城镇而居”,不过随着一些城镇的政治经济发展,陆续有大量关内汉族移民迁入。为确保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满族人不被同化,清代统治者开始把城中的旗人迁出城市,散居到周边的农村。于是在东北重要城市周边,开始形成了许多拱卫城镇的中小型旗屯。这些屯居的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种地方政府授予的旗田,遇到战争,则奉调披甲作战。
关于这种旗屯的情况,清代《吉林外纪》有明确记载:“吉林本满洲故里……至各属城内,商贾云集,汉人十居八九。居官者,四品以下,率皆移居近城三、二十里内。侵晨赴署办事,申酉间仍复回屯。其四品以上职任较繁者,不得不移居城内,子孙遂多习汉语。惟赖读书仕宦之家,防闲子弟,无使入庄岳之间。娶妇,择屯中女不解汉语者。以此传家,庶能返淳还朴,不改乡音耳。”结合史籍中记载的吉林驻防旗丁人数,可以想见,在作者生活的清道光初年,吉林周边的旗屯应不在少数。
清代,吉林周边的旗屯并不像新疆锡伯营那样以佐领序号成屯。生活在吉林城及周边的旗人情况比较复杂,既有驻防旗人,也有打牲旗人,此外还有巴尔虎旗人(蒙古旗),以及为数众多的台、站、庄丁和鸟枪营旗丁(汉军旗)。旗屯的命名,情况各有不同,以旗属为屯名的并不占多。现在吉林市城区范围内,直接用八旗命名的旗屯以红旗屯、蓝旗屯、黄旗屯最为有名,虽历经时光洗礼,旗屯名称至今仍存。
《吉林市地名志》记载:“红旗屯”:……因始建屯时为清八旗兵之红旗部在此而名;“大蓝旗屯”:……因始建屯时为清八旗兵之蓝旗部在此而名;“黄旗屯”……住有四户满族黄旗人家即名。随着吉林市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建立于清代的这些近郊旗屯逐步被城区吞并。如民国时期吉海铁路总站所在的黄旗屯地区,就在解放后并入船营区,至今留有黄旗街的地名;小白山地区的红旗屯,在1992年划入丰满区,2003年小白山乡由乡镇改为街道时,开始以红旗为名,改称丰满区红旗街道。
正白旗与镶白旗旗帜及甲胄
二、旗堆子
虽然清代四品以上的旗人多居住城内,可这并不代表没有中下级旗人居住城中。当时吉林城中许多衙署机构中,有大批旗人“听差”。这其中在堆拨房当差的中下级旗丁人数比较集中。
民国版《永吉县志》记载,八旗堆拨房(俗称旗堆子)共25间,镶黄旗5间,镶蓝旗2间,余各3间。乾隆四十二年修葺,裁去镶黄旗房2间。堆拨房为满语,可直译为岗亭或班房。当时八旗堆拨房分布在吉林城中,由“看堆儿”的“堆兵”日夜值守,维护城内治安、弹压地面。
民国时期地图标注以旗堆子命名的胡同
《永吉县志》另载:吉林旧语“七门八堆”。如白旗堆子、蓝旗堆子之类,皆有堆拨房,由十旗派兵值班(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各算一旗)。《吉林市公安志》记载:清代光绪八年(1882年)七月,吉林将军奏请设置吉林分巡道衙门(通天街东头,今市歌舞团附近),该衙门设有吏、户、礼、兵、刑各科房,下设街道厅,街道厅辖有左、右堆拨房,专管旗民、治安、民政事务。各旗堆子专由街道厅总司稽查,再后来,在警务制度确立后,有些旗堆子直接改为警察分所。
按历史记载,吉林城至少应有八个旗堆子。可惜流传下来并转化成地名的只有三个:白旗堆子胡同,今北京路东段南侧吉长胡同;白旗堆子北胡同,今松北胡同在北京路北侧一段;黄旗堆子胡同,今教育学院门前的育才胡同。另外,在水师营博物馆展示的晚清手绘地图中,今北京路东段被标注为蓝旗堆子胡同(部分伪满地图将黄旗堆子标注为蓝旗堆子)。如今这些以旗堆子命名的地名早已淡出历史,只是在一些上年纪市民的交谈中,偶尔还会听到。
勤劳胡同的此处,曾为清代吉林满洲镶黄旗关防处
三、八旗衙门
作为吉林将军下辖的“省城”,吉林城驻防有大批八旗官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八旗既是军事管理体系,也兼有民政管理职能。据地方史料记载,吉林建城之初,设有满洲协领8人管理八旗各佐领兵丁,雍正时期增设2人,乾隆以后,2个协领移驻打牲乌拉地方,从此吉林协领遂以八员为永制。其中满洲镶黄、正白、镶白、正蓝等四旗为左翼,满洲正黄、正红、镶红、镶蓝等四旗为右翼。后来,算上蒙古旗协领和鸟枪营汉军参领,管理吉林地方旗人事务的衙门号称“吉林十旗”。
作为管理驻防旗人一旗军政诸务的正三品官员,吉林十旗的协(参)领在吉林城内分别设有关防处。十旗关防处均为独立院落,其中满洲八旗的关防处形制相似,“皆大门一楹(间),悬满汉字立额。正殿三楹为协领印务处,所属五佐领各牛录房五楹。同院各门,春秋两操,甲兵胥集。余地为习射之箭道及菜园”(《永吉县志》)。由此记载可知,除建筑物外,各关防处衙门还配有相当于射击场的箭道和提供衙门后勤保障的菜园子。各关防处每年最重要的事务性工作,是吉林将军举行八旗官兵春秋两次操练时,集结本旗旗丁,统一出发前往北山脚下的校场、演武厅(原老九中附近),参加操演和各旗间的骑射竞技比赛。
1990年前后的市区地图中,这三条胡同曾以八旗命名
十旗关防处所在地在清乾隆七年(1742年)吉林城扩建前,为外城区域。扩建后才并入城内,逐步形成官民混居的胡同巷陌。在当时,官家衙署为指向地标,于是在吉林城内便有了以八旗衙门命名的正黄旗胡同、正红旗胡同、镶白旗胡同、蒙古旗胡同等地名。这些特殊的胡同名称在解放前后被陆续更改,至今没有一个能够流传下来。关于这些胡同的演化历程,今后会单独发布文章讲述。
清初八旗官兵为吉林城主要居民,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至今,满族居民已经成为吉林市的少数民族,八旗制度也随着清政府的瓦解而灰飞烟灭。不过,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以八旗命名的地名恰是吉林市地域特色之所在。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