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规》2016版,6.1.3条
对于高度在60m以下的建筑,在抗震等级选取方面,出现差异。
此处《高规》的描述更为清晰,而《抗规》的"可以"二字优先级不高,因此可以按《高规》执行。
MC/M0>50%~80%,也叫做少墙框架,虽然有墙但仍是框架,各种指标宜按框架结构设计,或进行包络设计。
02、内力调整
『内力调整可归纳为以下几项:
1.未经调整,指未经过其他调整,但是应满足剪重比的要求,剪重比判别优先于内力调整
2.如结构中有薄弱层,则应先进行薄弱层的调整,薄弱层的调整优先于剪重比的判别
3.仅调整地震作用的单项内力
4.地下室框架的地震剪力可不调整
5.少量框架的剪力墙结构的框架也可不调整
6.框架柱剪力、弯矩调整,轴力不调整
7.框架梁剪力、弯矩调整,内力调整系数可取上下层柱调整系数的平均值
8.《高规》9.1.2条,H≤60m的框筒结构也要按本条进行调整
03、剪力墙的平面布置
1.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周边,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间距不宜过大
2.建筑平面形状凹凸,宜布置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
3.宜布置T形、L形和[形等,不宜布置一字形
4.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应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30%
5.宜贯通建筑全高,宜避免刚度突变
6.楼、电梯间等竖井宜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布置;
7.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8.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部分较长的建筑
9.横向(短边)满足下表,纵向(长边)不宜集中布置在两尽端
今天有人问我间距大了怎么办?
怎么办?加墙呗。什么没得加?那就改方案?随即,猝。
规范中只对长矩形截面的剪力墙间距做了要求,对其他截面的间距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笔者认为,这里的间距不宜过大应和均匀布置结合考虑。
为满足倾覆力矩占比的要求,剪力墙的数量是有限的,有限的剪力墙在一部分区域间距过大,必然导致其在别的区域过分集中,因此有“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应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30%的要求”,用于控制某一主要墙肢出现问题,其他墙肢无法承担转嫁来的地震作用,造成结构整体安全问题。
另剪力墙布置于建筑物周边附近,可最大限度的增强结构的抗扭能力,因此类似凸出的部分的端部,建筑周圈部位都是比较高效的布置方式。
至于结合楼梯,井道,上下均匀等,都是常见手法,别的地方也不会给一片墙,就别想太多了。
04、构造要求1.剪力墙最小配筋率:抗震0.25%,非抗震0.2%
带边框的剪力墙:
2.厚度:一、二级的底部加强部位≥200mm,其他≥160mm
3.边框梁:框架梁高=该榀框架梁,暗梁高=两倍墙厚,抗震等级同剪力墙
4.边框柱:边框柱是墙不是柱,轴压比和配筋要同时满足框架柱和剪力墙要求,与7.2.15端柱要求不同。(参考《抗规》6.5.1条文说明)端柱主要是用来约束墙体并提高墙体平面外的稳定性,而边框柱主要与梁或暗梁形成闭合的边框,给抗震墙提供平面内约束。
*剪力墙端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应全部配置在边框柱截面内
*截面同该榀框架其他柱
*符合框架柱的构造要求
*底部加强部位箍筋宜沿全高加密
*带边框剪力墙上的洞口紧邻边框柱时,边框柱的箍筋宜沿全高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