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蜜:生在南国的果中奶酪
汪鹤年
清康熙年间曾游宦到台的孙湘南在尝过波罗蜜后,曾写下《波罗蜜》一诗,此篇收入《赤嵌集》的诗作曾吟道:“波罗门下树亭亭,香蜜成房子更馨。解是西来真善果,十分供俸佛头青。”诗人在自注中,对波罗蜜还有这样的描述:“状如如来顶,中分十数房,似莲瓣抱生。其色黄,其味甘;房各一实,其色白,煮食似栗。”
菠萝蜜的异称、性状及其他
菠萝蜜,又名木菠萝、树菠萝、天婆罗、牛肚子果、包蜜、刀生果等。宋人改称菠萝蜜,并沿用至今。对其不同的古称,人们有各种不同的诠释。菠萝蜜因其果实挂在树上,却形如菠萝,故别名“树菠萝”;因它外皮有六角形的瘤状突起,形如牛的蜂窝胃,故称“牛肚子果”。为了催生果实,人们用刀砍其树皮,致有白色乳液涌出,如果凝而不结,此刀伤处便可结果,一刀一果,故又名“刀生果”。其开始传入我国时,因译音的不同,又有曩枷结、阿萨亸、阿蔀亸、婆那娑、婆郍娑、优钵昙、般核娑等名称。《本草纲目》就说:“波罗蜜,梵语也。因此果味甘,故借名之。安南人名曩枷结,波斯人名婆那娑,拂林人名阿萨亸,皆一物也。”徐珂《清稗类钞》对其性状及释名也有此一段记述:“叶如频婆而光润。生五六年,至径尺,削去其杪,以银针钉腰,即结实。实不以花,自根而干而枝条,皆有实累累。若不实,则刀斫树皮,有白乳涌出,凝而不流,则实,故亦名刀生果。”民国连横《台湾通史》“农业志”的描述更为确切:“树高数丈,实生于干,累累若赘疣,大如斗,重至七、八斤。剖开其皮,肉黄有瓤,气甚芳郁。每房有核,大如枣仁,可食。干苞者液不濡,湿者则否。瓤可生食。以子煨肉,风味殊佳。全台唯安、嘉二邑有此,他邑不见。”
原产于印度的菠萝蜜,现在我国岭南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南部及福建、重庆南部有栽培,其中海南、广西北海、广东茂名、湛江、云南河口、元江等地产量较多。
菠萝蜜为桑科桂木属常绿乔木,株高可达20米。叶互生,长椭圆形或倒卵形。菠萝蜜春季开花,果实成熟于夏秋季节,果实常生于树干,大若冬瓜,形如牛肚,皮黄绿或黄褐色,外皮有六角形瘤突起,坚硬有软刺。菠萝蜜成熟时香味四溢,分外诱人。其果肉呈淡黄白色,中有果核,味香甜多汁,故名菠萝蜜。一般重达5至30公斤,最重超过50多公斤,其重量为水果之冠,故被誉为“水果之王”或“热带水果皇后”。在广东等南方人心目中,高产的菠萝蜜还有“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被人们视为“吉祥树”。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中对波罗蜜性状有过较详的描述:“波罗蜜,大如东瓜,外肤礧砢如佛髻,生青熟黄,削其肤食之,味极甘。其树如榕,其花丛生,花褪结子,惟一成实,余各蘸死。出苏吉丹,广州南海庙亦有之”同书在记及苏吉丹国时亦提到:“波罗蜜,其实如东瓜,皮如栗壳,肉如柑瓣,味极甘美。”天启五年《滇志》也有载云:“波罗蜜树,如荔枝,树稍大,皮厚叶圆。有横纹小枝附树身上,生一枝,含数实。花出,大如斗。皮亦似荔枝,有刺,类佛首螺髻之状。肉如蜂房,近子处可食,如熟瓜无异,而风韵过之。子如肥皂核大,亦可炒食,味似豆。春生秋熟,交人珍之。今临安属县亦有。”《简明生物学词典》的描述更加具体:“木波罗,亦称波罗蜜、树波罗。桑科,常绿乔木,高十至十五米,有乳汁。叶革质,倒卵形或椭圆形,全缘。花小,极多,单性,雌雄同株,雌花序圆柱形,生于树干上或主枝上。菓实为聚花菓,长三十至六十厘米,重十至二十公斤,外皮有六角形瘤状突起。性喜温湿。”
菠萝蜜的浓香可谓一绝,吃完后不仅口齿留芳,手上香味更是洗之不尽,余香久久不退。因此,菠萝蜜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齿留香”。菠萝蜜既可生食,炒食亦佳。其绿色未成熟的果实可作蔬菜食用,味美如栗。
菠萝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波罗蛋白酶、有机酸、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铁、钾等矿物质。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等功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说它可“止渴解烦,醒酒益气,令人悦泽”。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更流露出对菠萝蜜的赞美之情:“其以乳而实者。乳,血也,犹人以母之血孕育而成形也。”后人也因此称菠萝蜜为“天然奶酪”。
菠萝蜜的传入之谜
从菠萝蜜早期的名称不难看出,菠萝蜜和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菠萝蜜在佛教的原意是“到彼岸”。也有人认为,菠萝蜜的外形,与绘画、雕塑所表现的佛祖的发髻非常相似。
根据各种史料的记载推断,原产于印度的菠萝蜜,大约是在南北朝时传入我国。
在我国,与其有关的最早记载,见于北魏瞿昙般若流支所译的《正法念处经》,该经书卷十八“畜生品”中所谓“婆那娑树,其果如瓮”的记述,说的就是这种原产于印度的水果。尽管记述非常简略,毕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异域佳果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