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在零下27摄氏度的戈壁滩上等了一天,用无人机成功航拍到雪后嘉峪关全景。
“观影听声,像野猪又像豹子,貌似随时都会冲过来。我们拼命地用棍子击打旁边的树木,用手电强光朝它晃动,对峙了十来分钟,那野兽才哼哧哼哧跑了。”杨东回忆说。
第一次拍长城获奖,决定一直拍下去
杨东是辽宁丹东人,在长江大学读的是会计专业,“爸妈是医疗行业的,家里没人搞摄影,只图我有个稳定工作”。
大二下学期,杨东看到荆州古城上许多发烧友用专业相机拍古城墙,他用手机也跟着一起拍。后来,父母资助了他一台单反相机,通过看说明书、逛摄影论坛、与爱好者交流,杨东慢慢摸到了摄影的门道。
杨东拍摄的《众志成城》,将雪后的梯田放到了画面前方和右侧,使长城给人拾级而上的感觉。
从此迷上摄影的杨东,课余经常翻山越岭、露宿山头拍风景。2014年大学毕业时,杨东先旅行拍摄了3个月,再到北京找工作。
“北漂”的日子跌跌撞撞,杨东想找与摄影相关的工作,向十几家公司投简历毫无结果。父母资助的几千元生活费也将见底,工作迟迟没找到。
2018年夏,杨东拍摄的独石口长城天空中的雷暴云。
等待面试的日子,杨东拿着相机满城拍照。2014年12月4日,他迎来了人生的一次转机。“我的《背包之旅 行在远方》户外自拍照,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收录了,给我200元稿费,还让提供个人简介在网上给我开了一个专栏。”
该网站的专栏摄影师中不乏名人,杨东琢磨他们的简历,发现大都兼任知名图片社、媒体、网站的签约摄影师。
“别人拍两三百张片子能挑出十张好的,我就拍两三千张,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我拍片数量多,蒙也能蒙出好片子吧?”靠着这股韧劲,杨东成为6家媒体和图片社的签约摄影师。
杨东拍摄《大国战号》拿了不少奖,被中国园林博物馆永久收藏。
时值签约摄影师的黄金时代,2015年,勤奋的杨东靠卖图片,每月稿费收入有上万元,逐步走出了生活的困窘。
生活有了着落,杨东开始渴望获奖。他参加了100多个摄影比赛,但一个奖都没得,让他挺郁闷。
2015年9月,杨东到金山岭长城拍照。当天阵雨,长城上云雾缭绕,“那一瞬间,我来了灵感,拍星光、日出、日落,拍了三天两夜,最后累得靠在城墙上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