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区别,半夏泻心汤和生姜甘草泻心汤对比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14:54:16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甘草泻心汤异同*

谭颖, 袁世清, 杨智豪, 陈佩欣, 王海龙

甘草泻心汤始载于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与生姜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合称三泻心汤, 具有疏畅气机、调和阴阳、调和寒热、扶正祛邪的功效,治疗中焦虚实寒热错杂、升降失调的病证, 是辛开苦降治法的代表方。 但两部经典著作所记载的甘草泻心汤不完全相同: 《伤寒论》所载甘草泻心汤中的甘草为炙甘草, 是否载有人参尚不明确; 《金匮要略》所载甘草泻心汤中的甘草为生甘草, 方中明确载有人参。 目 前, 大多数《方剂学》教材仅在附方中收录了《伤寒论》的甘草泻心汤, 后学者若未学习 经典,往往一知半解, 更遑论明辨二者并正确应用。 故而,笔者拟从仲景两书所载原文着手, 追溯根源, 并结合临证医案, 衍化至繁, 对甘草泻心汤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其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有所助益。

1 甘草泻心汤原文释意

1. 1 《伤寒论》甘草泻心汤

《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第 158 条载甘草泻心汤证的病因为“伤寒中风”“医反下之”, 伤寒中风之证, 汗法为正治之法,下法为逆, 最易伤及脾胃, 产生变证。 但伤寒中风为何会使医者误下? 又患者何以一经误下就产生如此变证———“其人下利 …… 谷不化, 腹中 雷鸣”, 柯琴 [1] 在《伤寒附翼》曾揭示缘由: “其人胃气素虚可知。”脾胃气虚之人, 健运失常, 罹患伤寒中风后, 肺气失于宣降, 而肺与大肠相应, 因腑气受阻, 症见数日不便, 甚至腹胀不适, 故医者易误用下法。 而当时之下法以承气汤类方苦寒攻下为主, 脾胃气虚甚则阳虚之人苦寒攻下后, 出现完谷不化之下利数十行之症。 至于“心下痞硬而满”, 王子接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中分析其原因为, 胃虚使上下不能交通, 心火不得向下温煦肾阳, 肾水不能上济心阴, 故结为痞 [2] 。 柯琴也持相同观点: “心下痞硬而满……以胃中空虚, 客气上逆于胃 ……” 原文第 158 条后续也有自注: “此非结热, 但以胃中虚, 客气上逆, 故使硬也。”并且原文指出若继续苦寒攻下, 此“心下痞”会进一步加重: “复下之, 其痞益甚。” 因此, 从原文出发, 临床使用《伤寒论》之甘草泻心汤时, 应注意患者素体多脾胃虚弱、失于健运, 加之感受或误用寒凉以致脾胃升降失和, 具有脾胃虚弱、痞利俱盛的特点。 故《伤寒论》之甘草泻心汤重用炙甘草以补中和胃, 至于方中是否有人参, 由此可知, 当有人参。

1. 2 《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

《金匮要略》之甘草泻心汤被载于《金匮要略· 百合狐惑阴 阳 毒病脉证》中: “……蚀于上部则声喝, 甘草泻心汤主之。”主治狐惑病, 以咽喉部及前后二阴蚀烂为主症, 从上文可知, 此方主治的狐惑病以 喉部蚀烂为 甚。 徐彬 [3] 在《金匮要略论注》中云: “狐惑, 虫也……大抵皆湿热毒所为之病。” 点明狐惑病乃湿热虫毒所致。湿热形成本在脾胃, 日久化生虫毒, 循肝经累及咽喉及前后二阴, 故现蚀烂。 《素问 · 生气通天论》 曰:“阳气者, 精则养神”, 湿邪困遏阳气, 状似“默默欲眠”, 郁而化热, 上扰心神, 出 现“不得闭, 卧起不安”, 湿热遏于中 焦, 致升降失调, 胃 失和降, 又见“不欲饮食, 恶闻食臭”等症状。 至于“状如伤寒”,因湿为阴邪、热为阳邪, 当各有偏胜之时, 病家即自觉偏冷或偏热, 类似伤寒之恶寒发热。 因此, 从原文出发, 临床应用本*载之甘草泻心汤, 应抓住中焦湿热内蕴成毒的特点, 重用生甘草以泻热解毒, 不致热毒虽解而伤及中焦。

2 甘草泻心汤方药配伍

2. 1 炙甘草与生甘草

《本草疏证》曰: “甘草……大率除邪气、治金创、解毒, 皆宜生用; 缓中补虚、止渴, 宜炙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甘草皆被作为甘草泻心汤君药, 但前者炙用专于甘温补益, 后者生用重在清热解毒。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甘草可发挥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当功效 [4] , 可有效缓解如物理、化学、生物、免疫等诱发的炎症, 尤其可遏制慢性炎症中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减轻后遗症[5]。 炙甘草之甘草泻心汤在临床多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与慢性胃肠炎 [6] ; 《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主治的狐惑病,其临床表现与白塞氏综合征高度相似,以咽喉及前后二阴蚀烂为主症,西医多以糖皮质激素治疗。 从治疗学的角度出发,甘草泻心汤以甘草为君对此类病证分而治之, 既符合中西医学的治病理念,更凸显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用药精当的特点。

2. 2 黄芩、黄连与干姜、半夏

《成无己医学全书》载甘草泻心汤: “泻心者必用黄连、黄芩苦寒之药, 泻心以降阳而升阴也。 散痞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 [7] ”芩连相配,清热解毒、泻火燥湿,解邪正交争之热; 姜夏相伍, 温散寒邪、除呕消痞, 行温助中阳之功。 现代方剂学专家邓中甲教授指出, 寒热结合可平调寒热, 将辛散辛开与苦降结合, 以解寒热互结之痞 [8] , 两药对构成了三泻心汤方的结构基础,两书所载两方同用芩、连与姜、夏, 与君药甘草相辅相成,临床亦可随证变通。 若中焦虚弱明显, 不耐干姜之燥烈,可用炮姜替代干姜; 半夏则可根据证候之不同,选择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

2. 3 人参与大枣

柴瑞霁考证《吴普本草》和《本草经集注》得出,甘草泻心汤方中人参乃桔梗科党参 [9] 。本草从新》云: “党参, 补中气, 生津……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党参益气生津养血, 培补中州力缓,较人参更适宜于中焦虚实寒热错杂证。 《神农本草经》 言: “大枣主心腹邪气, 安中 养脾, 助十二经…… [10] ”可见大枣既补益脾土, 又祛邪。 医家中常有以大枣甘壅滋腻, 易生湿浊, 在用甘草泻心汤时减去大枣,此实为不妥。 大枣与党参、甘草相配, 药力平缓,益气养阴,补脾和胃,扶正而不壅滞。

3 临床应用举隅

由上文可知, 甘草泻心汤方以甘草斡旋中州, 行扶正与祛邪并进, 辛开与苦降同用之功, 两两相称、相辅相成, 配伍精妙, 临床可用于多种中焦虚实寒热错杂、气机失调的病证。

3. 1 《伤寒论》 甘草泻心汤医案

程某某, 女, 24岁,2020 年 7 月 12 日 初诊。 患者有银屑病病史, 近期口周粉刺明显, 表面形小色红, 下有硬结, 较大, 难以消退, 偶有便秘, 粉刺不随月 经周期变化, 月 经周期正常、经量少、经色偏暗、血块不多, 经行第 1 日 腰骶部疼痛, 无下腹及乳房不适。 带下偏多、色白、不痒、无异味。 舌质红、质嫩、边有齿痕, 苔薄白, 脉细弱甚。 辨为粉刺, 阳明湿热蕴毒证。 治则: 清热解毒, 除湿散结。 以甘草泻心汤同五味消毒饮加减治之: 炮姜、酒黄芩、法半夏、皂角刺、党参、连翘、 牡丹皮各 20 g, 白花蛇舌草、浙贝母、野菊花 、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炙甘草各 15 g, 黄连 8 g。 水煎服,2日 1 剂, 上方服 8 剂后粉刺全消。

按语: 患者因银屑病久服清热解毒凉血之剂, 脾胃受损, 湿浊内生, 故粉刺生于口周, 湿热蕴久酿毒,故粉刺顶红且根盘硬结较大, 当以甘草泻心汤辛开苦降, 分消湿热, 《金匮要略》之甘草泻心汤虽可清热解毒, 但又恐清热解毒之剂伤及本已受损之脾胃,故改用《伤寒论》之甘草泻心汤培补中州, 虑及患者粉刺之热毒较甚, 且兼有银屑病, 故合用五味消毒饮增强泻热解毒之力。

3. 2 《金匮要略》 甘草泻心汤医案

梁某, 女, 67

岁,2017 年 7 月 9 日 初诊 [11] 。 患干燥综合征 3 年,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就诊时述双眼干涩, 口 咽干燥, 夜晚尤甚, 饮水不缓解, 口苦, 舌咽痛, 关节时痛,大小便正常, 精神可, 舌红少津, 苔黄, 脉沉弦。 辨为燥病湿热蕴脾证。 治则: 清热解毒, 健脾利湿。 以甘草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生甘草 30 g, 半夏、茯苓、白术、山药、干姜、薏苡仁、玄参各 20 g。 麦冬、党参各 15 g, 黄连、黄芩各 10 g。 日 1 剂, 每日 2 次, 共 7剂。 二诊: 服此方 7 剂后, 患者口咽干燥症状明显好转, 加生地黄 25 g, 再服 7 剂。 三诊: 症状明显减轻,眼干、咽干口燥减轻, 后应患者要求将原方改做丸剂善后, 半年后随访, 症状轻微。

按语:燥病为内有燥邪, 日 久化热, 湿热蕴脾, 热毒酿生,熏蒸上焦, 耗伤津液, 导致患者双眼干涩、口咽干燥无唾液等[11], 故治疗以《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清热解毒,培补中焦。 本案患者“渴而饮水不解”,为脾气虚不能布散津液所致, 且虑及患者年岁已长,故合用四君子汤,于泻热解毒中兼健脾利湿[12]。

4 小结

甘草泻心汤方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虽有不同, 但方药相通, 均可用于中焦虚实寒热错杂、 升降失调的多种病证, 偏虚者宜炙甘草, 偏热者宜生甘草, 虚与热难分伯仲者, 可相兼用之。 其“实”可为痰饮湿浊或饮食停聚, 或已化热或未化热, 临床当结合脉诊随证治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