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石必去地一尺
由于石质的举重器具可以随地取材,并可随意制成各种形状,成本很低,而且易于抓举,因此唐宋以后,举石便替代了翘关、扛鼎。石狮、石墩、石锁、石担都是举重器具。明清两代,更是把“掇石”(即举巨石)作为武举乡会试的科目之一。
器械演练vs现代击剑
古代击剑图
器械演练随着武术器械的丰富和拳术的发展而出现。汉画像石就有许多表现器械演练的画面,在河南出土的汉画像砖上,有两个人在击剑。除了击剑,当时还有其他器械的技法,剑对钩镶、剑对戟等等多种,有单人训练,也有双人训练。所以说器械演练除了实战的,在民间互相之间的演习也极为普及。
越王勾践剑
宋元以来,有一个关于器械演练的统称,叫“十八般武艺”。其实“十八般武艺”并非固定的数字,它可以是十八般,也可以更多,这表示中国器械演练的技术已经相当丰富了。
乐舞百戏vs现代体操
东汉《乐舞百戏图》
乐舞百戏是技巧运动的统称,主要项目有筋斗、倒立、柔术、戏车、戴竿、绳技等等,其中许多项目都需要高度的身体技巧。宋元明清时期的技巧活动形式,从宫廷到宴乐,从城镇到乡间,广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