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钓友为了保持浮漂的灵敏度,从不用漂尾加粗的浮漂,主要担心浮漂失去灵敏度之后一些轻口反应不到漂相上来,从而失去逮口的机会。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在鲫鱼,罗飞的垂钓中,特别是在温度低的季节和夜钓中,吃口很轻,是常见的事。你本来没看到漂有动作,提竿换饵时发现中鱼了。这是我们钓鱼人经常遇到的,这是典型的轻口。所以有经验的钓手,在钓鲫鱼,罗飞 ,还包括红尾,鲮鱼时,不会轻易使用灵敏度不高的浮漂。就是为了尽可能不放过绝大多数轻口。不过,现在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漂尾加粗的浮漂呢?难道他们不担心失去灵敏度少钓鱼吗?这就要从三个方面来说了。
一是钓大鱼,钓吃口很重的鱼类,比如草鱼,翘嘴 ,鲢鳙 ,对浮漂的灵敏度没有太大要求。完全可以使用加粗浮漂。
二是,眼神不好的钓友,细漂尾看不清楚,选用加粗浮漂实属无奈。
三是,新钓友,不懂得浮漂粗尾,细尾还有灵敏度上的差别,或者不会调漂,只知道重坠躺底用蚯蚓钓鱼,对浮漂的灵敏度没有要求。
那么,我们如果对浮漂的灵敏度有很高的要求,眼神又不好,有没有用漂尾加粗的浮漂也不影响灵敏度的方法呢?
有, 我们在调钓上就可以办到。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这个浮漂的吃铅量不能太大。要选用吃铅量大体在1.3至2.0之间的漂尾加粗的浮漂,最好是两目或者一目加粗。不用三目加粗的浮漂是有道理的,这里不细说。
怎样调钓才不影响灵敏度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已经选用了吃铅量比较小、2.0以下的加粗尾的浮漂,那么它自身的灵敏度就不会太差。但是如果漂尾加粗部分是空心的话就会有空气,把这个加粗部分放入水面以下,就会有向上的牵引力,就会影响整个浮漂的灵敏度。即使这个加粗部分不是空心的,也由于表面积更大,入水后的阻力就会更大。也会影响整个浮漂的灵敏度。只有当这个加粗部分不进入水中,没有和水接触,就不会影响整个浮漂的灵密度。即使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可以忽略不计的。
比如漂尾加粗是两目,可以调三钓三,钓四,钓五。可以调四钓三,钓四,钓五,钓六。可以调五钓三,钓四,钓五,钓六,钓七等等。总之调目和钓目,加粗部分都需要离开水面。不让它进入水面以下。钓目为啥至少是三目呢,因为三目下顿一目还剩两目加粗部分没有进入水中,不影响浮漂的灵敏度。如果钓两目,当有鱼口,应该下顿一目时,由于加粗部分要进入水中阻力会更大,轻口时就有可能反应不出来了。所以我们的调目钓目都要离开水面一目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浮漂原有的灵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