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氏造石思惟像的右侧基座
右侧图案:底层4神王,自左至右为双肩扛鱼的河神王、手持风袋的风神王、背倚山石的山神王、背靠树枝的树神王。中层4伎乐,分持排箫、齊藥(?)、笙、琵琶。上层4供养人,与左侧相同,但佛龛则移至一侧,亦刻有供养人名字。背后一供养人持香花,刻有“刘元后妻张婴”。
这尊刘氏造石思惟像,是故宫博物院在展的7尊思惟像中底座层数最多的,也是雕刻最繁复、工艺最精美、内容最丰富的。大家观展时不妨留意一下。
【展品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雕塑馆(即慈宁宫)东南角的修德白石馆。
2、北京故宫博物院
除了我在修德白石馆中看到的7尊思惟像外,网络上还有几尊标明为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思惟像,但我未能亲见,不知是未展出,还是在修德白石馆定期轮展,亦或是在故宫博物院的其他展馆中陈列?在此一并列出:
▲ 昙藉造石双思惟像
昙藉造石双思惟像。为龙树背屏透雕双思惟像,北齐河清元年(562年),高49.5厘米,宽30厘米。双思惟姿势相对,头戴宝珠三叶冠,宝缯系带下垂至肩前。袒上身,戴桃形项圈。下着裙,内侧手抚足踝,外侧手残,当支颐。外侧腿半跏,内侧腿赤足踩在扁圆覆莲座上。圆柱形束帛座,两侧为龙树高背屏。左侧保存较好,龙盘绕圆柱树干,面向思惟菩萨,龙口上仰,吐出莲茎、莲台,台上坐化生童子。童子上为二身飞天,披帛上扬,侧身手持花蔓环。龙树外侧为弟子,身着袈裟,双手合十。下为长方形基座,刻出平台。中央为半身地神托举博山炉,两边为护法狮和力士。发愿文刻在基座背面,为“河清元年六月十日,刘懃寺尼昙籍敬造双思惟白玉像一区,上为皇祚陛下,后为七世先亡、现存直佛有形之类,等同思愿。”
▲ 李户生造石双思惟像
李户生造石双思惟像。为透雕双思惟菩萨双弟子四身像,隋开皇八年(588年),残高26.2厘米。 左思惟菩萨上半身缺失。右思惟头戴三叶宝珠冠,宝缯披在肩两侧。戴桃尖项圈,袒上身,下着裙贴体,无衣纹。披帛绕到上臂内侧垂下曳地,一直延伸到台面前沿。外侧腿半跏,内侧腿踏在小覆莲台上,赤足。内侧手抚足踝,外侧手支颐。圆柱形束帛座,无纹。思惟菩萨外侧残存小圆台上有穿鞋的双足,推测为站立的弟子。下为长方形基座,正面浅浮雕博山炉与双狮。发愿文刻在基座的后面,为“开皇八年五月八日,李户生敬造白玉像一区,为亡父母。”。
▲ 高市庆造石双思惟像
高市庆造石双思惟像。为透雕双思惟菩萨双弟子四身像,北齐天统二年(566年),残高37厘米,宽28.5厘米。思惟菩萨姿势相对,戴三叶高冠,头发披肩。戴串珠项链,袒上身,下着裙,裙腰翻边。外侧腿半跏,内侧手抚足,内侧腿踏在小覆莲台上,外侧手支在膝盖上,手残。披帛从手臂外侧绕到手臂内侧垂在座两侧曳地。裙下摆呈多曲形。圆柱形束帛座。思惟菩萨外侧各残留一圆形痕迹,推测为弟子。下为长方形基座,正面留出平台。中央为地神肩扛博山炉,炉两侧各有一仰莲座化生童子。外侧为护法狮和力士。基座右侧面有墨线痕迹。发愿文刻在基座背面,为“天统二年四月廿日,佛弟子高市庆共弟妹,仰为亡考亡姉亡【弟】现亲,敬造【白】玉像一区,愿令亡考亡姉亡弟神栖净土,永利三徒,现亲延寿,无诸疾苦,居眷大小,咸蒙此福。”
此外,还有法练造石双思维像、僧理造石思惟像、邸显造思惟像、武定五年邸金龙造太子思惟像、邸洛姬造双太子思惟像、乐妙香造石思惟像等等,篇幅所限,不再逐一上图。
3、河北博物院曲阳石雕馆
河北博物院专设了曲阳石雕馆,为常设展览,展示了从汉代到元代的曲阳石雕精品132件,大部分为佛教造像。
在网上找到两则河北博物院所藏的思惟像信息,但不知是否在曲阳石雕馆中展出,也不确定该博物院是否还有其他思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