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定居父母不愿意过去,出国定居父母的真实生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21:10:59

有一条消息映入我的眼帘:“中国展品还当属纸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承办的一个“极乐天堂”艺术展,展出的是各种中国人用作祭祀的纸扎,一经展出,当天就吸引了600万外国人观看,现场十分火爆。”

这次消息说明外国人也对丧葬礼仪文化讲究,古人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给孩子长了一对隐形的翅膀,子女出国定居,成为父母的骄傲,在什么地方,最近怎么样,吃得如何,住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生活过得如不如意,当然西方发达国家收入高,可是出国定居人员的父母到了70岁而知天命之年,一切都感到不方便,父母有儿行千里母担忧。

出国定居人员则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内心深处愧疚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我出国来不了,是环境造成的,但是事情过去,一切归于平静,后来又觉得特别的愧疚。愧疚于面对生离死别的时候自己没有尽最大努力不能披麻戴孝,双膝跪地送老人家最后一程,也不能最后喊一声妈妈,这些遗憾是一辈子无法弥补的。

在我们小县城,大儿子是学霸,留学美国,后来在加拿大定居, 小儿子是学渣,后来在银行保卫部上班,普通工作。

他们的父母都有退休金,在小县城衣食无忧,可是母亲是心衰,经常住院,小儿子伺候不耐烦就问父母,“你几个儿子,大儿子是孙悟空,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尽赡养义务”。眼里是埋怨,可是老人家也没有办法,远在万里之外不方便。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去年疫情他们的母亲突发心脏病去世。

大儿子远在加拿大来不了,把钱寄过来代为发丧,小县城重礼尚往来,人情似纸张张薄,世情如棋局局新,他请的客人一个也没来,所以只有小儿子发丧。

大儿子不到十分钟一个越洋电话,小儿子的回复就一句话:“越洋电话不费钱也”。

总之大儿子六神无主,内心还是愧疚,最后想办法回来,母亲入土已经三个月了,兄弟情分已生疏了。

也许又得比有失吧,所以出国定居人员赡养父母总有不如意的地方。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