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粤语歌,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香港乐坛。
但是,粤语歌并非香港乐坛专利,香港的现代粤语流行曲的源头,其实是广东的粤曲小调——罗文、黄霑、关圣佑、韦然等殿堂级歌手、音乐人也来自广州。
早在1979年,被誉为内地流行音乐起源之一的粤语歌曲《星湖荡舟》,便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广东制造”(吴国材词、蔡衍棻曲)。
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原创力量的不足,在“音乐茶座”驻场以及录制卡带的广东歌手们,主要还是翻唱来自香港的当红粤语金曲。
▲图源网络
不过在1985年之后,众多本土优秀音乐人的涌现。在电台排行榜的鼎力推动下,广东乐坛产生了不少出色的粤语原创佳作,吕念祖《东方魂》专辑中的《瀑布之歌》就是其中佼佼者(蔡衍棻词、何建东曲)。
进入90年代,廖百威的《My Shirley》、陈汝佳《愿你把心留》、陈立平《弯弯的月亮》等原创粤语歌,更被香港宝丽金、华纳、飞图等唱片公司改编,配以更为现代化的编曲制作,由李克勤、黄凯芹、吕方等知名歌手重新演绎,一时红遍全中国。
21世纪后,特别是香港回归和“自由行”开启之后,广东和香港的音乐交流、互动更为频繁。由于新一代广东歌手从小受香港粤语歌熏陶,因此他们在推出原创单曲时,经常会首选粤语歌作为自己的特色,有的甚至请来香港知名音乐人量身定做。
当然,与香港乐坛完善的商业运作机制和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相比,广东歌坛打造粤语歌还是存在诸多先天不足的。
首先,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粤语歌=香港乐坛”的先入为主,广东本土的粤语歌受到歌迷、传媒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在一个层级,而资金投入的不足、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也阻碍着广东原创粤语歌的进一步发展。
▲图源网络
不过,广东发展粤语歌也有自己的优势:
1、语言文化的同声同气,粤语歌在珠三角甚至整个两广的认同度非常高,市场广阔;
2、通过对香港乐坛四十多年来的学习、借鉴,广东乐坛的粤语歌创作慢慢形成自己的体系;
3、广州是中国音像发行的中心,拥有最多的音乐制作公司,特别是HIFI唱片执全国之牛耳,给了更多歌手录制唱片时演绎粤语歌的机会。
4、广东的广播电视传媒大多仍以粤语播报,对粤语歌的推动仍然非常热心,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的《粤语好声音》十年来就捧红不少粤语新秀。
虽然如此,能够在广东坚守粤语歌阵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此我们分享一些仍然活跃在广东乐坛的粤语歌手,希望能让踽踽前行的这些“独行侠”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由于曾发表过个人粤语原创单曲的人数相对众多,这里只列出部分在2010年后有推出个人原创专辑的粤语歌手们。
01 陈辉权原籍台山的顺德人陈辉权和拍档梁天山可谓当下广东歌坛粤语歌曲创作的中流砥柱。
15年来,陈辉权一直秉承炽热的粤语情怀,坚持创作和演绎属于自己鲜明烙印的本土粤语原创。
陈辉权的创作非常多元化,从一开始的都市流行、摇滚励志曲风,到中期尝试的NEW AGE配乐,再到近期《粤韵唐诗》《粤韵宋词》系列浓烈的国学和广府文化传承。他也因此获奖无数。
陈辉权除了自己演唱外,还创作大量脍炙人口的粤语佳作给其他歌手,包括《讲古》(伍燕/冯博/黄俊英演唱)、《功夫之城》(叶振棠/欧信希合唱)等。
一心钻研书画和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的他,相信必能凭更深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粤语歌新的潮流。
02 麦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