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说累的最佳回复,女朋友说辛苦了最佳回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23:13:19

这些话术自我构建成了一个圈子围栏,享有一套独特的社群规范、话语体系和规则,在潜移默化中区分开了不同圈子的人群,排他性很强,不能理解字词含义的人几乎无法与圈内人完成足够深入的的沟通,以此来形成封闭性和私密性。

很多互联网人也应该深有体会,不同的大厂甚至有自己不同的互联网黑话,以此完成一种排他性沟通,提升群体沟通的门槛。

这些不同的话术将个体塑造成了某种特定类型的人,并且对同群体保持高度的认同,进而表达出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

这似乎是一种现实的镜面投射,还记得那句朗朗上口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吗,本意其实是这种土匪间的黑话形式,换了一张脸又继续游走在互联网社会中。

三、非用不可:文字讨好还是基本礼貌?

沟通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门经久不衰的课程,尤其是在相对含蓄而内敛的中国,如何沟通以达成目的更是人人都想学习的重要法门。当把沟通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其实只是手段变了,内涵、方法、习惯几乎都没有改变。

谄媚的表达不会因为上网就变得富有攻击性,愤怒的情绪也不会因为远距离沟通就消解殆尽。

由于互联网的深度普及,携裹大众逐渐适应顺从起了这种互联网话术风潮。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用这些互联网话术是为了从情绪上讨好对方,而还有人说所谓的“沟通话术”就比如中介销售都是固定模板,为的就是通过与你沟通达成最终的销售目标,还有人说这属于基本的礼貌,就与当面沟通面带微笑是一样的。

其实,无论是讨好还是礼貌,都是从个人的目的角度出发的。使用一些互联网话术来减少摩擦、增加好感、圈定群落,与线下学习沟通的人都是一样的,都有自己的沟通目的,而非纯粹是出于一种直觉或天性。也不用给这些话术扣上一些乱七八糟的帽子,话术只是一种理性简单的工具,运用话术的人所抱有的想法赋予了这种工具意义。

四、结语

为沟通效率而生的工具,依然会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迷失。大多数的话术诞生之初,也都是从现实角度来说,为了更简单直接的达成沟通目标。但在这过程中由于情感的复杂性、人类的社会性,也衍生出来了各种话术的固定意义,这反而又成为了沟通的门槛。

从火星文,到今天的“呢、滴、啦”体、“圈子文化”、“互联网黑化”,最终都并没有提升沟通效率,反而增加了学习的成本与门槛。

沟通最难的是双方的真诚与信任,而在貌似开放了精神世界的互联网上,种种话术的门槛与多面性,混杂着利益的基准,都决定了大家的沟通无法做到透明高效,这也许从来就不是互联网工具该解决的问题,而只是一种历史的重复。

互联网上的沟通话术也必将随着互联网对生活的深入渗透,而类似于真实社会重的话术积累一样,逐渐呈现出更丰富的社会情态。

本文由 @瑞瑞女士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