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大家都耳熟能详,小学生也能绘声绘色地讲上几段子。但大家熟悉的都是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以及这一英勇举动对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的影响,对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们个人关注和介绍的就比较少了。飞夺泸定桥22位壮士都姓甚名谁?他们的革命生涯怎样?有几人最后当了将军?
1.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红军穿过彝族聚居区来到安顺场。前面就是波涛滚滚、曾经断送了石达开的大渡河,后面是国民党追兵。红军必须度过大渡河,甩掉后面的尾巴,粉碎蒋介石想将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企图。
刘伯承、聂荣臻带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首先来到大渡河边的安顺场小镇,并在这里俘获了一位从北岸驾船来安顺场走亲戚的川军刘文辉的一个团长和他的船只。先锋部队选拔出80个战士,驾驶着缴获的船只,去对岸把仅有的两条船抢回来。这一船人在火力网的配合下,经过两小时,达到对岸并击退了守军夺回来两条船。现在,三条船开始日夜不停地运输红军过大渡河。到第三天的时候,大约度过了一个师的红军。按照这个速度,全部红军渡河,最快得一个月。时间不等人,蒋介石的追兵根本不给红军渡河的时间,要是不能及时度过大渡河,石达开的结局就在眼前。这时*、朱德、*、彭德怀等做出了飞夺泸定桥的决定,让红军安全度过大渡河,甩掉蒋介石的追兵。
2.飞夺泸定桥的难度
如果将战争困难系数按照现在流行的星级表示,五颗星为肉眼可见常人能想象的终极难度,那么飞夺泸定桥就是六颗星,因为飞夺泸定桥是在勇士们背负武器弹药一昼夜强行军120公里的情况下夺取的,相当于一昼夜完成一个加强山地越野马拉松。注意,这个马拉松没有补给站、救护站,还要随时应对国民党的天上、地上的*扰。为什么要急行军呢?因为有一支国民党援军几乎跟红军同时从对岸出发,要赶往泸定桥,如果落在增援部队后面,那夺桥的难度会成倍增大,甚至会导致全军覆灭,后果不堪设想。
再说泸定桥,又叫铁索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系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现在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5月29日下午,红军到达铁索桥时,约八十米的木板已被守军撬走了,而对面的桥头堡上就是敌军的机枪阵地。22勇士攀爬在铁索上攻击前进,红军战士们在22勇士的带领下前队铺木板,后队紧随其后过桥。当勇士们接近残存的木板时,守军又把煤油倒在木板上,燃烧了起来。但此时熊熊烈火已挡不住勇士们前进的步伐。对岸守军被击溃,仓皇逃窜,红军夺得泸定桥。红军大部队及时转移到泸定桥,全部渡过大渡河,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3.飞夺泸定桥的英雄都是谁?他们在以后的征程中牺牲了几人?解放后授予将军军衔的几人?
飞夺泸定桥的英雄部队是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夺下泸定桥,敌军大半被歼,余部狼狈逃窜,夺桥突击队仅牺牲4人。1935年8月29日,中革军委通报表彰飞夺泸定桥战斗英雄,并奖励1套列宁服、一支钢笔、一个日记本、一个搪瓷碗、一双筷子。授奖人员为:
团长黄开湘(很多资料误为王开湘):1901年出生于江西弋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当过木匠,1926年国民大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家方志敏奉命回到自己的家乡弋阳县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农会,恰巧黄开湘是方志敏的远房堂弟,有了这层关系,黄开湘就时常以木匠身份掩护方志敏和其他人从事革命工作。由于黄开湘的出色表现,方志敏决定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黄开湘就与方志敏等同志初步建立起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黄开湘还担任了上饶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黄开湘在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中先后担任了警卫团长、团政委等职务,1933年他来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了师政委的职务,由此成为了红军的高级干部。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黄开湘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委,血战湘江后部队损失惨重,黄开湘就去了二师四团与年轻的政委杨成武搭档。在长征路上,黄开湘和杨成武率领红四团打了许多著名的战斗,其中最著名的是飞夺泸定桥。此后,黄开湘又率领红四团走过千里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最终到达了陕北,与其他几支长征的部队汇合了。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时,突患伤寒,11月上旬,因伤寒病逝于陕北罗汉川。
政委杨成武:福建长汀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暴动,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闽西红军第三路指挥部秘书、宣传队中队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率部夺取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前卫任务。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击毙日本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后任中共晋察冀边区第一地委*,冀中军区司令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冀中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第二政治委员,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组织指挥了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汉北段战役等。1948年后任华北*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组织指挥了绥远战役,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曾任北京市委常委,天津市委常委,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朝鲜东线的夏、秋季防御战役,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级战斗英雄功勋荣誉章。1952年后,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华北军区党委*,副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参与组织指挥了1958年炮击金门,1959年西藏平叛作战,1960—1961年中缅边境警卫作战,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和60年代中期开始的抗美援越。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2004年2月14日逝世。
廖大珠:江西高安人,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连长、突击队长,1935年在陕北牺牲;
王海云:籍贯不详 ,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政治指导员,1935年在陕北牺牲;
李友林 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 党支部*。李友林出生于1914年,江西瑞金人。李友林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的青少年时期,红军在他的家乡如火如荼地开展革命运动,受革命运动影响,李友林也在1931年加入红军,成为一名红军战士。李友林虽然出生于农民家庭,但是读过几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因此加入红军后,他被分配到红一军团,担任了44师师部的一名文书。不久之后,李友林被调到红二师的红四团,担任了红二连的一名政治指导员,也是在此任上,他参加了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之后,李友林跟随红军大部队迎来了长征的胜利会师。抗日战争期间,李友林进入大连市港务局,担任了公安局局长兼政委,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了安东军区独立三师的团副政委,参加了辽沈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授衔仪式上,李友林被授予上校军衔。1958年,李友林从部队转业,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原子系,担任了副主任。之后李友林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中科院综考会工作,退休之后,李友林享受司局级待遇,最终于1997年在北京病逝,终年83岁。
刘金山:江西赣县人红一军团2师4团1营3连党支部*、突击指导员。解放后,任山东省湖西、荷泽、济宁军分区司令员。1999年9月在苏州去世。
刘梓华: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副班长。刘梓华出生于1912年,江西宜春人,16岁时参加了家乡的农民赤卫队。17岁时,刘梓华加入红军,成为红一军团的一名战士。在这之后,刘梓华经历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战斗,并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跟随红一方面军参加了长征。长征开始时,刘梓华担任了红一方面军红四团的一名排长,遵义会议结束后,刘梓华所在的红四团被任命为先锋团。就在此时,他参加了飞夺泸定桥战斗。在这之后,刘梓华跟随红军大部队到达陕北,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之后刘梓华又经历了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刘梓华因为常年的战争落下了一身疾病,组织安排他前往华北军区疗养,但刘梓华却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身体刚有好转就要求立刻参加工作。就这样,刘梓华奉命担任了廊坊军分区的副参谋长。1951年,刘梓华在北京因病去世,终年39岁。1955年授衔之前,刘梓华已经因病去世,因此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刘梓华的事迹不为人们熟知。
赵长发:江西南康人,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特等机枪手。长征后去向不详,被列为北上无音讯失踪人员。
杨田铭:江西铅山人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 共产党员、战士。1963年在上海去世。
云贵川 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 战士,苗族
魏小三 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 战士(夺桥牺牲)
刘大贵 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 战士(夺桥牺牲)
王洪山 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 战士(夺桥牺牲)
李富仁 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 战士(夺桥牺牲)
另有十位勇士没有留下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