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仿品很多都是按照《文物精华》、《越窑图录》中的资料所造。有一位收藏家,收藏着大量的青瓷藏品,其中有很大一分属于仿制的越窑器,不但有早期浙东青瓷中的西晋人物堆塑罐、东晋的鸡头壶而且还有唐执壶。典型的是喇叭口,扁带状把,腹作瓜棱,圈足。除了釉色仿的不像以外,明显的破绽是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咀,这可能是仿者疏忽了。胎体更是无法作成灰白,开片泥痕也是新鲜可见,唐代泥点支烧的颗粒印痕仿不出来。这些仿唐执壶与之前挖掘出来的唐代众多出土执壶造型作一比较也就原形毕露了。
盒类曾有一件仿宋的粉盒,盒盖模印菊花纹,底为矮圈足,制作光润细致,釉色呈淡褐色。其实纹样呆板,子母口与足部刮釉,露胎部分为白胎。这里值得指出的越窑制品除了五代、北宋时期碗类口沿刮釉成芒口,目的为镶金银扣之外,其他盒类从未有刮釉的工艺,胎也不可能是白色胎体,加上支烧印痕不合乎北宋式。还有一件粉盒,造型是北宋刻牡丹纹撇足盒,通体施青釉,可能是由于烧大劲了,釉面成拮皮状。从造型看与真品越窑粉盒完全一样。但该器釉色深鲜,盒内底划一只飞鸟,支烧印痕呈圆状。用热水冲洗,色泽呈黑青,支烧印痕也不是宋式,盒内刻飞鸟在北宋所有盒中无此例,所以有点画蛇添足了。
碗仿制品是玉璧底,内底有支烧的短小四条印痕,印痕白灰清楚,在外部也有四颗短条形印痕,俗称“火石红”。其实玉璧底碗出现于中唐,延至到晚唐,到五代时已演变为玉环底,此器既是唐式玉璧底器,内底外底泥点支烧应是豆状或松子状,这件碗是五代时的短条状泥点印痕,便显为仿制伪作
盘仿品也不少,典型的是一位收藏家收藏的一只龙纹盘。该盘造型、釉色从口到底也较近似。但龙纹图案与北宋标准器对照后,便使人产生疑点。主要是线刻龙纹的爪有五个,一般所见的五代北宋之际许多龙纹与辽代统和十三年龙纹大盘的龙纹均未见五爪龙,龙头也有变形。此器从头到五爪龙风格似清代。釉色过于“青”,支烧印痕按宋式应是长条形,而该器恰恰作点状,仿制者虽然花了不少心机,但假的终归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