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青瓷越窑罐鉴别,唐代越窑青瓷底足照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8 14:22:36

山人一直有讲,瓷器应该按高矮胖瘦来区分,到了唐器型就很多元化了,同时期圆润的和瘦高的器型都是并行存在的。

唐代青瓷越窑罐鉴别,唐代越窑青瓷底足照片(9)

像上图弯口的执壶在晚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没有大面积的普及。山人在唐——五代的文章里总是用执壶来做图例,因为很大的程度上,执壶可以代表瓶和罐的发展规律,也就可以代表立件。

唐代青瓷越窑罐鉴别,唐代越窑青瓷底足照片(10)

另外执壶是唐代发明出的一个品种(我们不能把零星的高古时期出现的类似上图这种器型作为代表)这种器型是魏晋南北朝的鸡首壶发展而来的,短短的直流替代了鸡首的作用,当然纯粹的神圣器物也就成了实用器。逐步的到了唐晚期盘口变成了上图的喇叭口,柄开始拉长,直流变弯加长,成了五代时期另外一种器型的执壶。当然这种器型跟前面的圆腹执壶有显著的区别,这种器型逐步发展成了长腹,腹颈逐渐上提在五代时期又逐渐下降到中心腰部。这也是断代五代的一个显著特征。

唐代青瓷越窑罐鉴别,唐代越窑青瓷底足照片(11)

五代的越窑出现一种特殊的器型,并且出土量很大,是在前朝的末期的四系罐演变过来的,成了双翅型盖罐,这种器型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系钮又回归了南北朝时期的几何图形,这样不禁让山人猜想,是不是这种器型是专门的进贡北方胡人而设计的。

唐代青瓷越窑罐鉴别,唐代越窑青瓷底足照片(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