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命名特点,碱的定义简介

首页 > 生活常识 > 作者:YD1662023-07-31 20:45:14

自19 世纪中叶起,中国引进了大量西方化学书籍,以1855 年出版的《博物新编》发轫,《金石识别》、《化学指南》、《化学阐原》、《化学初阶》、《格物入门》等翻译西方化学著作的书籍陆续出版。

碱命名特点,碱的定义简介(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博物新编》是晚清英国人合信(Benjamin Hobson)用中文编著的书籍。该书于1855年(咸丰五年)由上海墨海书馆出版,是近代西方科技输入中国的第一本著作。全书分3集,每集1卷,介绍了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包括许多当时的最新科学发现和成果,在当时风靡一时,对近代中国的科学普及起到一定作用。

其中化学部分“物质物性论”讲道:“天下之物,元质(即化学元素)五十有六,万类皆由之而生”。称化学元素共有56种,大致反映了西方19世纪初期的化学水平。书中虽还未引入西方的化学符号,但介绍了“养气(氧气)”、“轻气(氢气)”、“淡气(氮气)”、“炭气(一氧化碳)”以及“磺强水(火磺油 硫酸)”、“硝强水(火硝油 硝酸)”、“盐强水(盐酸)”等性质和制造方法。该书介绍近代化学知识,要比同文馆出版的《格物入门》早13年,比江南制造局出版的《化学鉴原》早近20年。

碱命名特点,碱的定义简介(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文馆英文教习传教士丁韪良(W. A. P. Martin)1868年和两位中国学者合作翻译了一套《格物入门》,其中第六卷《化学入门》一般被认为是第一本中文化学书籍。这本书列举了42种常见元素的西文、元素符号和中文翻译,比如养气、轻气、硝气、炭精、钾(灰精)、砷(信石)这些说法最早就来自这本书。《化学阐原》中将钙译为石精,《化学指南》将铝译为矾精等,这些译法或者过于繁杂,晦涩难明,不便于运用。《化学入门》介绍了42种元素,但大部分没给出译名,理由是认为元素符号更方便,不需翻译。其中,沿用了合信的“养气”一词,但不满意“轻气”和“淡气”,改译成“淡气”和“硝气”。这就导致了混乱,合信的“淡气”是我们今天的“氮气”,而丁韪良的“淡气”却是“氢气”。傅兰雅对此强烈谴责,认为这种不顾原有翻译,甚至创造对立名词的行为,是非常不好的。

碱命名特点,碱的定义简介(3)

丁韪良

该书对金丹术与化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问:化学与古之金丹,其异同若何?答:同本而异名也,惟彼所图者狭隘,此所求者广大;彼所用之法粗拙,此用之法精细;彼所论之理浅陋,此所论之理深奥。按化学之兴,迄今不过百余载,然千余年来,西国事炉火者,代不乏人,中国则自秦汉已早有其术,若谓以数万人之多,至千百年之久,尽管虚妄,毫无所得,绝无此理。虽点金未见真术,然熔冶金属,煅炼药品,总有所传。或谓西方得之中国,而西术不但专于炉火,又究得各种强水,近世复增各种气类、金类,是化学本于金丹,而所造愈备也。”

碱命名特点,碱的定义简介(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