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采飞扬书辉煌
—— 张家界市文化发展纪实
元宵灯会。
邵颖 摄
载歌载舞庆丰收。 向韬 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张雪琴 摄
桑植民歌节。
向韬 摄
《魅力湘西》表演现场。 张明涛 摄
■ 王 珊
武陵源里,“魅力湘西”“天门狐仙”等精彩大戏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梭子丘上,“全国第二大白族聚居区”浓郁的民俗风情吸引八方来客,焕发古村生机;天门小学,学生们穿起土家族服饰,跳起摆手舞,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重大文旅产业项目签约会上,张家界15个项目集中签约,一次“吸金”597.1亿元……
行走在“山水之城”张家界,处处是文化繁花盛开的图景,处处是大潮澎湃的声音。
作为湖南的开放窗口、迎宾客厅、旅游龙头和美丽名片,张家界这座“超高颜值”的国际旅游城市,多年来不断修炼“内涵气质”——从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到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从坚定文化自信到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张家界一步步按下发展的快进键,全市文化事业面貌焕然一新,文化产业风生水起,文化惠民硕果盈枝,大名鼎鼎的“国际张”,正不断崛起为文化发展的“新高地”。
一份“家传之宝” 提高城市软实力
张家界,地处湘西北,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武陵山区、生态功能区、知名旅游区六区特征于一身。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张家界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达75.28%,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张家界文化资源丰富,共有10大类8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保护名录项目4项、省级项目16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8处。
如何把这些“家传之宝”保护好、传承好?“打造张家界地域特色多民族民俗文化新名片,推动文化‘活态传承’”,成为这座城市的创新选择。
张家界永定区西南边陲的王家坪镇,土家文化历史悠久,土家哭嫁歌、打夯歌久久流传,高花灯、扬叉舞等独具风情。为加强对土家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当地政府建起8个土家吊脚楼核心保护区,阳戏剧团组起来,民俗大戏唱起来,引得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
特别是2017年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活动——《直播苏木绰》,将王家坪镇带到聚光灯前。“苏木绰”人气蹭蹭上涨,2017年王家坪旅游接待人数超过50万人。古村落不仅保护了下来,还越活越“潮”,透出浓浓的国际范儿。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为推动文化活态传承,张家界让古村落走出大山,让非遗走进学校、舞台、景区。
全市每年组织和参与组织国、省、市、县、村各级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活动近百场(次),让民俗文化登上展演舞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白天赏美景、晚上看大戏”已成为张家界旅游“新时尚”。
“下一代”是文化传承的“未来”。张家界探索非遗进校园,将非遗项目融入课堂、课间、课后,把摆手舞、土家武术、土家花灯等传统技艺改编成课间操,打造“一校一品”“一班一歌”的校园文化。
如今,全市已有近200所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成为了传承特色文化和培养传承人的基地。张家界“非遗进校园”在全省创造了经验,张家界天门小学入选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
沉寂多年的瑰宝“活”了起来,城市“软实力”有了“硬支撑”,“国际张”更有“文化味”,魅力指数不断攀升!
一台“融合大戏” 激活经济新动能
夜空当幕布,大山作舞台,近1万平方米的剧场“漫天飞雪”,樵夫和白狐之间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在天门山里徐徐展开——这是张家界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
自2009年首演以来,这部剧的平均上座率达到60%以上,国庆期间更是一票难求。该剧创作团队负责人说,《天门狐仙》既倚靠独特的山水地貌,又融汇了桑植民歌、土家茅古斯舞蹈等文化元素,这便是该剧最大的魅力所在。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提高文化供给质量”成为摆在张家界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该市大力实施“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推动文旅跨界融合。文化产业风生水起,从旅游演艺一枝独秀到文博、娱乐休闲、影视、特色画等产业多点开花,形成规模以上文旅企业60家。
《张家界·魅力湘西》《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等一大批旅游演艺节目蜚声海内外,今年1至10月旅游演艺创总产值1.89亿元,接待游客210.37万人次。张家界已成为无可争议的全国旅游演艺中心,形成了旅游演艺的“张家界现象”,11月10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旅游演艺分会成立大会在张家界正式成立。
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翼装飞行世界锦标赛等各种世界级、国家级节事、赛事纷至沓来。元宵灯会、土家六月六、国际乡村音乐周、洞听黄龙音乐季等等节庆活动人气爆棚,造就文化“经典”。
一张张文化新名片横空出世,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迸发。张家界军声砂石画等四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库,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产业园、宁邦国际广场、宋城千古情等产业项目风生水起,全面提升了张家界商贸、演艺、会展、科技、金融、大数据以及总部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兴了,创业热了,就业也火了。土家织锦、土家刺绣等非遗项目,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 市场”的开发模式,吸纳上万户贫困户在家就业。张家界市“非遗 扶贫”发展模式还受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一场“全民盛宴” 开启幸福新生活
“文化不是少数人的‘风花雪月’,而是人人共享的一场盛宴。”张家界把“文化惠民”作为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国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机遇,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场“欢乐潇湘·美丽张家界”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持续七年,从城市到乡村,从不满5岁的孩童到年逾古稀的长者,从传统武术专场、小戏小品专场、舞蹈专场、少儿专场、器乐专场到声音曲艺专场……一场场以百姓为主角、“草根”为明星的展演,成为了展示张家界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舞台、孕育民间文化艺术的沃土,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金品牌。在今年的“欢乐潇湘”全省群众汇演评选中,张家界《土家武魂》与《溜子打起呆配当》两个节目一举获得特等奖。
依托“欢乐潇湘”,张家界形成市区县联动、城乡互动、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新格局。培育扶持花灯、舞狮、腰鼓、管乐、舞蹈、业余剧团等基础文化队伍百余支,目前全市已有文化干部500余人、文艺队伍1000多支、文艺骨干5000余人、文化志愿者6000余人。慈利县龙潭河镇(板板龙灯)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白族仗鼓舞)已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群众文化活动“热”起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强”起来,公共文化服务“优”起来——
张家界强力推进“五馆一院一中心”建设,建成5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6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设置率100%。全市827个村(社区)基本按照全省“七个一”标准建设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开展 “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活动,每年完成惠民演出520场,组织书画家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每年为村民拍摄全家福400多幅,送春联、书画作品1万多幅。
文化融入了百姓、融入了生活,融入城乡发展的每一个细胞,成为张家界一道新的、更美的风景。
今天的张家界,不仅是一幅风光旖旎的“画”,更是一部博厚悠远的“书”。翻开书卷的张家界人,正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大笔续写一个又一个辉煌新篇章!
人物故事
从“办”文化到“种”文化
——访张家界市文化馆馆长覃大钧
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灵魂人物,对张家界的文化发展而言,覃大钧便是这样的人物。从阳戏剧团的普通演员到永定区文化馆馆长,再到如今的市文化馆馆长、党支部*,他奋战一线30多年,是张家界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和重要推动者。
在市文化馆,我们有幸见到了从区县排练现场赶回来的覃大钧。“现在张家界的文化发展势头,比起过去,变化可是翻天覆地。”覃大钧开门见山地说,言语中满是骄傲。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张家界文化发展还未成声势,出节目时反反复复就那么几个人,组织活动很是艰难,覃大钧回忆道。
“民间才是文化艺术的沃土,要繁荣文化就要深入民间。”覃大钧走街串户,和民间艺人“结穷亲”,把散落在民间的“艺术珍珠”一颗颗串起来;开办各类艺术培训班,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和社会团体进行专业辅导,激活这个文化的“第一生产力”。
要想富,先修路;文艺富,建队伍。没有队伍活动就组织不起来,没有骨干文艺就开展不起来。覃大钧2012年通过选调进入市文化馆任馆长,他的头等大事就是挖掘活跃的民间艺人和文化能人,和他们交朋友,再根据各自类型有针对性地成立不同类型的艺术团体,民间队伍从以前形式单调的300多支近4000多人,发展到现在形式多样的1000多支近10000人,通过近几年的精心扶持,这些队伍将阳戏、龙灯、溜子、摆手舞、曲艺等近百种特色艺术从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搬上了各类舞台,每年演出近10000场(次)。
从2013年开始,以“欢乐潇湘·美丽张家界”群众文艺汇演这个全省品牌活动为契机,采取活动“养”、交叉“学”、企业“保”、学校“培”、创新“传”、队伍“演”等方式积极创编生产特色节目,为市区县打造一县一品、一乡一节、一村一民俗、一景一特色精品活动注入新内容。从会文、会武、会商、会旅的全国5大灯会之一的元宵灯会,到晒歌、晒戏、晒民俗的“六月六”乡村民俗文化节,再到以开耕祭祀、民俗表演、十八匠民间技艺展示、百桌千人合拢宴为内容的“二月二”开耕民俗文化旅游节;还有桑植白族三月街、央视《东西南北贺新春》张家界分会场文艺汇演,2017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直播苏木绰”活动等近1000场各类民俗活动。覃大钧在这些活动里或策划、或导演、或民俗顾问,都能让场场人气爆棚,个个堪称经典。
特别是市城区元宵灯会是一项传承上千年的传统活动,看到她的表演队伍越来越老、观众越来越少、收灯的时间越来越早,这让身为文化馆馆长的覃大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必须让元宵灯会提质升级!”——他想方设法,积极向主分管领导报告,动员学校、单位、民间艺术团体、武陵山区兄弟市州加入进来,街道亮化融入大型高科技灯组,就为了元宵灯会大放异彩。经过多次的“改革”,元宵灯会更有看头了,人气蹭蹭上涨,这些年每年来观灯庆节的中外游客超过30万!
成功的背后总有数不清的汗水,为写好一个策划方案,他到办公室一睡就是一星期;为做好一个活动,他和演员们一起吃盒饭、晒太阳;为挖掘一个项目,他到乡下一待就是十来天。活动缺钱,他想办法拉赞助找资金;活动缺人,他带领着同志们卷起袖子一起干。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造就了张家界今日繁荣的文化景象。
“文化在哪里?就在群众的生活里,在时代的脉搏里。文化传承发展,必须与时代挂钩,与政治经济生活挂钩。”这是覃大钧的心得体会。
“过去,是‘办文化’,把文化办起来;现在是‘种文化’,把文化‘种’进人们的心里。”覃大钧告诉我们,近年来,通过推动文化进社区、进景区、进学校,搭建更多更具吸引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张家界文化有了更好的发展土壤。这不,覃大钧正在筹备的张家界市第六届全民运动会开幕式,就有学生、演员、民间艺术团体等1000多参演人员,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68岁。
覃大钧感言:“过去是文化贫瘠的‘无人问津’,现在是草根‘名人、民星、名队的’忙不过来;过去是‘一穷二白’,现在是‘一呼百应’。”
如今,群众文化在覃大钧为首的群文工作者的引领下,大家一起在田野一样的舞台上“种地”、“收获”,享受着阳光般生活的美好,体味本土文化的百态千姿,体验她的泥土芬芳,感受多民族民俗歌舞中传达出来的内在美。(王 珊)
[责编:田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