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有的人生来就当牛马。
这句话本来用来形容不同阶级的人奋斗的难度与生活的质量天差地别;但放在当今疫情的大背景下,民航院校及关联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窘境。
公立的民航院校,包括但不限于有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等。院校地理位置跨越南北,招录分数线也从专科线至超一本线五十分皆有覆盖。但不论是哪所民航院校,相比普通综合类学校都具有专业性强、就业路线清晰、毕业生平均待遇高的特点。这也是众多民航院校学生选择该类院校的原因。在2019年以前,公立民航院校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可以视为含一定水分的就业率)往往能超过90%,王牌专业如空中交通管理、自动化等接近百分百就业。
中国民航大学官网首页
曾经的民航院校毕业生如此吃香,是因为赶上了十三五中国民航业跨越式发展的五年。一切看起来似乎那么美好,直到2019年末疫情爆发,国内外的交流骤然减少,同时居民的旅游意愿锐减,民航业首当其冲,当年利润即受到腰斩。起初各航司还未认识到形势的严重性,依然按照各自规划进行规模扩张及招聘,2019-2020也是航校毕业生正常加入航司的最后一个窗口期。
2021年-2022年,随着疫情不断往复以及国内防疫逐渐常态化,民航业的利润空间不断收窄,重资产、高人力成本的问题逐渐凸显。“去肥增瘦”、“降本增效”等词汇逐渐出现在航司年度总结的纸面上;2022年,疫情、油价、汇率三重因素叠加,民航业直接亏了个底朝天,甚至直接被国务院列为特困行业。仅仅上半年,国内航司就完成了915亿元的“创举”,平均每天亏掉5个小目标,王健林来了都受不了。
上半年行业亏损数据
各大航司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就更别提招收应届毕业生、扩大经营规模了。以行业内经营效益领先、管理机制优秀、号称持续35年盈利的厦门航空为例,据了解十三五以后就基本停止了新员招聘工作,转而对原有的业务进行拆分剥离;同时通过劳务派遣、业务外包等形式压降人力成本。2018年,厦门航空仅乘务员岗位招聘就超过1500人,而2022年,这一数据已经趋近于0。可想而知,近三年毕业的民航院校毕业生,可谓毕业即失业;前脚离开象牙塔,后脚就得做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