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箔工匠民俗是越地比较有特色的一种传统工匠民俗,兴盛于明清到民国期间,历时四五百年。
一、锡箔业的起源
据箔业界所传,打制锡箔的手工业开始于明洪武年间。当时,江南民间岁时节日,在祭祀祖先以后会投若干碎银于钵内,作为给祖先的备用之银,子孙不得随意挪用,日积月累渐成规模。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征用了这类“钱钵”中的碎银作为军饷。内乱初定,朱元璋接受刘伯温的建议,以锡箔折成元宝祭祀祖先的形式向民间归还这一批征用之银,并称锡箔元宝为“银锭”,锡箔元宝祭祖的风俗于是在民间流行开来。
折成银锭状的锡箔
二、绍兴锡箔的兴盛
绍兴锡箔制作精益求精,品类繁多,故绍地一隅产箔,竟占江浙两省十之八九。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932—1935),为绍兴箔业鼎盛时期。据二十四年资料记载,是年共有箔铺、箔坊900户,箔工54528人,加上从事与锡箔有关行业和赖此为生者达20余万人。城内打箔工程鳞次栉比,叮当之声昼夜不停。峡山、海山、州山等农村,亦遍设箔坊、箔铺,年产各类锡箔400万块。箔业兴盛,带动各业繁荣,一些社会福利事业、教育事业亦由箔业举办或出资赞助,诸如箔业小学、七星龙救火会、凌霄社、难童教养所等,故当时绍兴有“锡半城”之称。
1918年的锡箔作坊
三、锡箔制造工艺
制作锡箔大致包括:浇锭子——下间打箔——扑擂粉——下间再打——揭十分——上间打箔——揭中锭——再上间打箔——裁页子——劈纸花——褙纸——砑纸——整块,共13道工序。
“浇锭子”,就是将原锡熔化,浇成锭片,每张1市寸×2.5市寸×0.3市寸,以1500张锭子为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