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的纪念展馆,这个馆九曲八折,恍如迷宫,陈列着凯大叔一生的光辉事迹,有几个凯将军指挥作战和日常办公的模拟场景,采取光电效果,配合人物的简单动作,到也生动精彩。
随处可见凯末尔先生的巨幅画像和雕像,穿着不同的服装,主要以戎装为主,其中有一展柜里陈列着“蒋界石”先生送的贺礼,比较吸引我们中国人,老蒋比老凯小6岁,算是同时代的人。
有些感慨土国人饮水思源的感恩情怀,他们知道如果没有凯末尔的铁腕领导,就没有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国领土完整。
如今的土耳其国土面积是中国的12分之一,人口是中国的18分之一,GDP也相当于中国的18分之一。
可以说土耳其和中国的差距还不小,凯末尔倡导的世俗化也被渐渐地带入了宗教化,不管现今政治人物的治国理念和凯末尔先生多么地不同,但对开国领袖的尊敬已经深入了民众的内心,这可能是使土耳其人民团结在一起的最有力量的精神信仰。
凯末尔是个大刀阔斧的政治家,他废除了苏丹封建帝制,粉碎了封建势力,实行资产阶级司法制度,尽管99%的土耳其人信奉伊斯兰教,但他废除了伊斯兰教的法庭和法律,伊斯兰教不能干政,关闭了大量的清真寺与伊斯兰教学校,从根本上铲除了“政教合一”的制度,把这个封建帝制的国家彻底变成了一个世俗化的共和国。
1924年,凯末尔为大力发展经济,领导了土耳其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土改。奥斯曼帝国时期实行封建采邑制,宗教人士有很多是大地主,于是凯末尔强征全国79%的耕地,判处13万大地主死刑,令其亲属强制劳动,最终造成40万人死亡,而那时土耳其全国人口不到1500万。这场惊心动魄、代价惨烈的土改,至今仍被誉为“民族迈向工业化复兴的第一步”。
凯末尔的另一项改革是改变土耳其人的服饰。男性不准穿戴伊斯兰教的服饰帽子,必须戴西方的礼帽、穿西装,妇女不许再蒙面纱,否则会被抓起来。凯末尔自己也带头脱了军装,穿上了西装。
意义更深远、影响更大的还有文字改革,废除沿用了上千年的阿拉伯文字,改用西方的拉丁字母。他亲自到城镇、乡村,挂起黑板教大家识字。在他的带动下,所有官员都下基层教老百姓识字。由于拉丁字母比阿拉伯字母学起来容易,土耳其的识字率大大提高。一个千年古国,就这样在半年之内把旧的文字改成了拉丁文字。
同时,他还废除一夫多妻制,给予妇女受教育权、选举权和遗产继承权,这在上世纪20年代相当领先,超过许多西方国家。
就这样,凯末尔领导土耳其摆脱了中世纪以来600年的封建专制束缚,带领土耳其逐步跨入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行列,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人均GDP过万美元。“没有凯末尔,就没有土耳其。”这句话切中肯綮。
凯末尔在土耳其推进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采取的却是独裁、强制和过激的手段,但人民并没有反对他,反而拥护他、感激他,因为他是救国英雄,他掌握着绝对权力,他的初心是为了改变国家的落后局面,从“西亚病夫”变成现代化文明强国。
为表彰他为土耳其建立的不朽功勋,1934年,大国民议会授予他“阿塔图克”(即土耳其之父)的荣誉称号。1938年,凯末尔因积劳成疾而离世,年仅57岁。
我们在出来时,买了一个国父头像的钱包和一本国父的日记本,以此为整个行程留下最深刻的纪念。
下午我们去安卡拉的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在回程路上导游告诉我们,在博物馆的上面有座山,里面住着当地最大的黑帮组织,是一个政府都不敢管的地方,我们听了心有余悸,但是总算是离开了,也不再担心了,但是博物馆里的很多文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卡拉的“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是我本次行程中最为期待的一个地点,曾被欧洲评为最佳博物馆。只要理一理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历史,就明白这座博物馆的实力了。古代的小亚细亚,也称安纳托利亚,就是现在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安纳托利亚的地理位置位于深具战略意义的欧亚交界,从史前年代开始,这个平均海拔1000米的高原就是多个不同民族的摇篮。据说20种人类文明在这片被称为“小亚细亚”的地区活动过,许多都是8000年前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