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阿尔谢希的举动看起来有些夸张,但确实是无奈之举。不到万不得已,人们也想不到用冰山来解决喝水、用水的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10个国家之一,阿联酋每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常年处于极端干旱状态。 但阿联酋的问题不仅是供应不足,还有需求量大。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人每天需要250升水,而阿联酋人民的用水量是翻倍的——550升,一栋别墅每天的消耗量则会达到每人每天1710升。以迪拜为例,灌溉用水的大客户不是农业,而是高尔夫球场,公园,宫殿等。
城市奢华如迪拜,这该要多少水
阿联酋富豪们的高端生活使得他们对水的渴望更加强烈。为了获取可使用的淡水,他们长期以来采用的一个办法是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中的多余盐分和矿物质去除,最后得到淡水。据阿尔谢希介绍,海水淡化厂需要巨额的投入,并且淡化后的海水盐分含量高,注入海湾后会*死大量的鱼类和海洋生物。相比之下,运输冰山在经济和环境上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他打算先在今年之内,花费8000万美元,将南极的一块冰,拖至南非开普敦或澳洲珀斯,如果试验成功,就会实施最终计划。理想的结果是,冰山不仅可以提供淡水,还可以影响周边的小气候,吸引更多的云带来降雨,同时也会成为一个观光的景点。也算是一举两得。
人类已经觊觎冰山150多年了把注意打到冰山身上的,不止阿尔谢希一人。早在19世纪中叶,智利的酿酒商就从法国的圣拉斐尔海域拖一些小冰山,或是给冰山装上风帆,用来冰镇啤酒。到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开始尝试新的构想——拉一座80亿吨的冰山到圣地亚哥缓解加州的干旱。
此后的100多年里,人们不停地尝试利用冰川获取水源。2018年,南非的尼古拉斯·斯隆召集冰川学家、海洋学家、工程学家,组建了“南极冰项目(Southern Ice Project)”,斥资2亿美元,拖运一块1000米长、500米宽、250米深、重达1.25亿吨的冰山,来缓解南非开普敦的水荒。2018年,开普敦市政府宣布,开普敦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座市政供水告罄的城市。
严峻的现状,让斯隆不得不采用这种看似极端的办法。他们选择了一种直径约13厘米的大力马线(Dyneema)绳,这种线绳能够悬浮在水中且强度大,适应低温环境。线绳组成的大网环绕冰山,像一根皮带捆住冰山的腰部,再由相隔约一两公里的两艘巨型油轮拖运。以每小时一两公里的速度,借助洋流向目的地航行。拖运以龟速前行,整个航程需要把九十天的时间。
斯隆团队运输冰山的方法示意图
由于北冰洋的冰山大多数来自格陵兰岛的陡峭冰川,形状通常很不规则,内部有很多脆弱点,容易断裂或翻转,因此远在阿联酋的阿尔谢希也选择了南极的冰。但他要面临的困难比斯隆不知多了多少倍。
以阿联酋的邻国为例,20世纪70、80年代,沙特阿拉伯的一个王子穆罕默德·法依尔,成立了一个国际冰山运输公司,与法国的一家技术公司合作,计划拖运一座中等大小的冰山。当时估计来回需要耗时一年左右,成本约8000万美元。
事实上,搬运冰山缓解水资源短缺至今没有成功的案例。除去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冰山的开发利用还有很多争议。把冰山从极地拖运到干旱地区,将会改变全球水汽的分布情况,对气候的长远影响可能是负面的。此外,一些海洋生物会聚集在冰山周围,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拖运冰山会改变极地附近海域的生态,甚至可能造成一些特殊物种的灭绝。
缓解水荒更好的办法:人工智能但是,缓解水资源短缺是刻不容缓的,找不到合适的全新淡水来源,不如努力做好水资源的管理。在这件事情上,AI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天会有223亿升水泄漏,这些足以供应美国十大城市的水。来自美国硅谷的Pluto AI公司便提供了一个智能水管理平台,他们通过分析来自传感器、事件日志和数据管理系统的不同源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吸收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帮助用水企业全方位分析,如何改善设备,以实现最大化利用每一个单位体积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