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姜薯的全过程,姜薯种植全过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6:40:05

井美小学校长李武城介绍:“这3年来,在南方电网公司驻井美村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扶持下,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教育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

为进一步改善井美村村容村貌,驻村扶贫工作队用行动书写自己的决心:完成农网改造,显著提升井美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和用电质量;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推进雨污分流、村巷道硬底化、自来水管网项目;筹资完成井美村文体广场、寨场池塘清淤和周边环境改造工程及金凤村广场、灌溉水渠等项目,村内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村里的变化,林卓青都看在眼里:“学校旁边的井美村文体广场,原先杂草丛生,还有不少老厕所、老猪寮,脏得不像样。经过南方电网公司的精心打造,昔日脏乱差的一块‘废地’,现在成为可供年轻人打篮球、老年人跳广场舞的好去处。”

井美村文体广场建成后,村民李明芳在旁边开了一家饺面店。由于广场人流量不少,这家开张不到1年的小店颇为红火。每到午饭时间,李明芳一个人都有点忙不过来。她笑着说:“小店一个月的利润差不多3000元,这份收入主要用于贴补家用,这大大减轻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压力。”

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拔穷根

像李明芳,得益于广东电网扶贫措施的村民在井美村还有很多。有数据显示,2016年4月以来,广东电网先后投入1377万元帮扶井美村,其中产业扶贫资金267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578万元,民生保障资金458万元,慰问教育资金24万元,党建宣传50万元。这笔投入产生的“红利”,最终都不折不扣回馈到井美村村民尤其是帮扶户身上,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项目、开拓了新渠道、创造了新机遇。

种姜薯的全过程,姜薯种植全过程(5)

如今,井美村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四集体”“四单项”的产业就业帮扶格局。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井美村原生态甲鱼养殖扶贫示范基地、投资方夏集团公司、购买商铺收租四个集体项目去年为全体帮扶人口带来人均2080元的收益分红。种养殖启动资金帮扶、实施“以奖代补”种养殖产业帮扶、开设“井美村原生态农产品”微店(井美村扶贫产品展销店)和实施就业奖补政策四个单项项目极大激发了帮扶户种养殖和外出就业的热情和动力。

广东电网驻井美村扶贫工作队用脚踏实地的精神和一点一滴的努力,为帮扶户勾画出一幅脱贫致富的美好蓝图——井美村原生态甲鱼养殖扶贫示范基地带动有池塘帮扶户同步发展水产养殖业,姜薯2018年种植面积达到30亩,“井美村原生态农产品”微店和井美村扶贫产品展销店已销售扶贫产品93万元。

与此同时,驻村扶贫工作队还实施就业奖补政策,组织帮扶户参加招聘会,在帮扶户微信群发布招聘信息,介绍就业岗位给帮扶户,全村贫困户劳动力已实现转移就业52人。目前,外出就业已成为井美村有劳动能力帮扶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重民生,用心用情帮扶显大爱

广东电网不懈的努力迎来了收获期——不少帮扶户的生活状况出现了喜人的变化。李惠柳就是其中一个。得益于井美村原生态甲鱼养殖扶贫示范基地的建设,他在村里养起了甲鱼,实现了在本村就业。

去年,李惠柳的小女儿考上韩山师范学院。这让李惠柳既感到骄傲又有一丝忧心,女儿的生活费该怎么解决呢?“多亏了南方电网公司驻井美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现在她每个月都有200元的教育生活费补助,帮家里的减少了负担。”李惠柳说道。

李惠柳一家的变化是广东电网驻井美村扶贫工作队用心用情确保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到位的一个缩影。据陈永波介绍,驻村扶贫工作队每年都会开展“南网—爱在金秋”助学活动和义务教育营养补助计划,主动联系到异地就读贫困生所在的学校和教育部门,跟进教育补助的落实情况,目前帮扶户45名学生全部拿到了教育生活费补助;驻村扶贫工作队还着力落实医疗保障,免费为帮扶户购买农村医疗保险,并积极落实重大疾病救助政策,已有1户1人落实救助金2.9万元,及时看望住院帮扶对象12人并送上慰问金。“此外,井美村的贫困户全部完成危房改造,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做到社会兜底保障。”陈永波表示。

种姜薯的全过程,姜薯种植全过程(6)

托起脱贫希望 注入电网力量

托起脱贫希望,注入电网力量。像井美村一样得益于广东电网公司扶贫工作的定点扶贫村一共有140个。

精准扶贫,电力先行。广东电网加快省定贫困村的农网改造升级,为地方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广东电网三年投入到农网改造升级的资金达到378亿元,截至2018年提前两年达到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省域目标任务。完成公司服务区域的2236个省定贫困村改造升级资金20.83亿,公司140个帮扶点全面完成改造升级任务。为“低保户”“五保户”等贫困人群三年累计减免电费1.55亿元。

种姜薯的全过程,姜薯种植全过程(7)

同时,产业扶贫更加扎实,重点打造“造血型”产业项目。2016-2018年,广东电网在140个帮扶点资金投入总额1.85亿元,其中投向产业扶贫占七成。产业项目产效明显,产业项目总收益近7000万元,带动了约2400余人就业,为当地居民收入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如今在140个帮扶村早已是另一番情景: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村集体增收稳定,帮扶点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底,广东电网公司140个帮扶点“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已基本完成。收入显著增加,140个点贫困户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018年底上升到10413.27元,比2016年增加4105.37元,涨幅达65.1%!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耿旭静 通讯员 方虹 缪世超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王燕 通讯员 方虹 缪世超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董业衡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