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场景,不要直接站在灯牌前拍摄。被拍摄者可以站在灯牌一侧,让光线照到面容,拍摄者从另一端把景物和人物一同捕捉
近两年有部分手机内置了前置补光灯以及逆光(HDR)模式,就是针对这类场景设计,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强化这些环境下的拍摄效果。
2/合理利用“点光源”
一种常见的“灯光”点光源,幽暗餐厅中布置在餐桌上方的吊灯,直接放置在桌上的氛围灯,甚至是暗夜里突然闪光的一束车灯,都可以称作点光源。
点光源的亮度各不相同,最亮的足以照得人油光满面,昏暗的也可以用来考验手机的感光能力。如何利用好点光源,要从亮度、色温/颜色和意境等角度去考虑。

亮度上,餐厅和家庭布置的吊灯一般亮度足够照亮桌面,只要色温正常或者偏暖,都很适合用来拍摄桌上的美食。如果是幽暗环境下拍摄人物,桌上的氛围灯会比头顶垂下的吊灯更加适合。某些吊灯的光线,会直接地将人脸照成明暗强烈分化的两块,同时照亮脸上的各种瑕疵以及头皮屑。而氛围灯亮度偏低,并且光线透过灯体外壁会变得柔和,映称在人脸上会更加具有氛围感。

点光源更适合用来拍摄具有意境的画面,拍摄时不要追求暗部细节
需要注意的是,点光源对于摄像头感光能力以及宽容度的要求较高,表现更好的多半是旗舰手机。在点光源照明条件下,不要太追求暗部细节,而是尽可能地让暗部反衬烘托出拍摄氛围。
3/拍摄“发光体”
城市夜景,灯光艺术装置,车流,演唱会……在拍摄这类场景时,重心都会放在灯光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