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学们成群结队回家时,她孤零零地站在学校门口等专人来接。
在同学们花几毛钱买着垃圾零食,吃得倍儿开心时,她被勒令不准碰。
在同学们聚会唱歌时,她因门禁要早早回家。
高考时填报专业,她也没有过多思虑。
妈妈对她说:
“女孩儿嘛,不必太辛苦,坐在直播间,吹着冷风也挺好。”
随即帮她做下决定——播音系。
要听话,要安稳,不要锋芒毕露。
这是家庭予她所有的期望。
她被安排着,也顺从着。
可当她走出圆圈,还是免不了被外面一些尖尖刺刺伤了心。
初中时,她遭遇校园霸凌。
因为身材胖,被语言攻击。
“长那么胖,还跑那么快。”
她的可乐被灌抹布水、粉笔水和拖把水。
从小被欺负,让这个习惯了顺从的姑娘,没法作出任何反抗。
她承认,那时的自己,怂且软弱。
上课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不愿反驳旁人的话语。
习惯性讨好。
青春不肆意,日子乏味平淡。
最大的梦想是开一个火锅店,养一条狗,嫁一个好人。
直到遇见“黎吧啦”,马思纯内心的小野马终于奔腾而出。
2014年,作家饶雪漫正在为电影《左耳》选角。
对于“黎吧啦”,她的期待是“一定要漂亮,看上去却不能太精明”。
饶雪漫想到了马思纯。
7年前,马思纯和饶雪漫已有交集。
在读大学的她,被饶雪漫看中,担任了小说《酸甜》的书模。
报酬800块。
7年后,这个姑娘却胖了不少。
两次试镜,她都失败了。
可马思纯太爱“黎吧啦”了。
她生出一种执念——我一定要演黎吧啦。
饶雪漫为她指点迷津。
“如果还想争取,你至少要瘦掉15斤,可以吗?”
她笃定地答:“可以!”
这是长大后,她第一次主动为自己争取。
黎吧啦和马思纯,是两个极端的人物状态。
一个没人疼。
一个被幸福包围。
一个不羁放纵。
一个传统乖顺。
可马思纯认定,黎吧啦有着她想成为的模样。
“我就很想演她,因为我是一个很怂的人。”
20天,马思纯瘦掉20斤。
她去夜店体验黎吧啦的生活。
当朋友拉她去台上跳舞,她还是怂了。
她学习抽烟,假装“堕落”。
她断掉和家人的联系,沉入孤独。
2015年,黎吧啦出现在观众面前。
马思纯凭此角色获得第52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她被观众记住了。
以一个和自己充满差异的女孩的身份。
在告别黎吧啦时,她说得最多的是感恩。
“黎吧啦我是我非常全情投入的一个角色,她让我更了解自己,原来我心中也有一个比较放肆和勇敢的女孩。所以出于她对我的改变,和这个角色让我受到的肯定。我要谢谢你,黎吧啦。”
这个为爱不顾一切的姑娘,唤醒了马思纯内心被束缚住的一面。
她决定勇敢。
《左耳》之后,她从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里抽离了出来。
她说:
“这世上没有一条路是坦途,所以我突然变得很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