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粉丝不可以接机,粉丝去接机是私生饭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11:16:29

文| 维辰

粉丝追星导致航班延误、挤碎机场玻璃等严重影响机场秩序甚至民航安全的行为屡见不鲜,机场追星背后是明星行踪轨迹信息泄露。贩卖明星个人信息和航班信息的黄牛,以及购买这些信息的粉丝,是否知道可能因此构成犯罪?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兜售明星航班信息案,2名航空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获取、售卖明星信息,被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粉丝也因购买涉案信息被控有罪。

为什么粉丝不可以接机,粉丝去接机是私生饭吗(1)

舱单信息对自然人具有定位效果,属于地理位置泄露,粉丝获取明星舱单信息后,能够调换座位近距离追星,侵犯明星个人隐私。整单出售的公务舱单中,还涉及不特定多数人的隐私信息。粉丝作为主要信息购买者,哪怕不会对非明星乘客造成直接影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也可能引发诈骗、非法讨债等多种违法犯罪活动。

毋庸讳言,明星信息一旦泄露,会流向各个角落。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一方面利于减少信息贩子,另一方面能够提醒粉丝给明星接机、值机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对已遭泄露的明星个人信息也是一种保护。

航空公司“内鬼”是非法获取信息的重要源头。防止乘客信息泄露,处罚“内鬼”不是终点,更重要的是规范员工信息使用和操作行为。

去年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警方抓获的犯罪团伙非法获取明星航班信息的方式是“敲机子”,即在机场自助值机设备上一个个输入明星身份信息,进而查询获取航班信息。弥补值机设备、票务平台等渠道存在的安全漏洞,对查询人进行身份审核和限制,才能减少信息泄露。

相较于演唱会等成本较高的追星方式,机场追星近乎“白嫖”,还能和偶像合影并索要签名。明星也需要通过机场保持曝光度、提高时尚度。在“明星红不红,就看接机粉丝多不多”潜在标准下,经纪公司主动透露明星航班信息或者雇人接机行为或将继续存在。

法律底线之上,要淡化粉丝近身接触偶像的执念,避免公共出行场所成为明星秀场和追星舞台,这还需要明星和经纪公司的正确引导。

【作者】 杨悦

南方评论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