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庆云
7月28日,电影《烈火英雄》全国点映。这部电影即将在8月1日全国正式上映。从目前的点映质量来看,该片堪称国内目前为止最好的灾难类型片。这部电影,无论在叙事节奏、特效布局乃至于情绪调度等多方面,均有档期最热电影的征兆。
《烈火英雄》讲的是消防人员火场救灾的故事,这个故事,容易给观众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不外乎最终救火成功,消防人员呈现可歌可泣的精神等等。然而,作为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商业电影,《烈火英雄》做到了主旋律和商业属性的双重兼顾。如下五点原因,让它成为国内目前为止最好的灾难类型片。
首先,是叙事节奏遵从了商业电影的基本规律,矛盾冲突是蹭蹭递进,并且在最终阶段完成故事总攻的。不少立意正能量的电影,往往在主旋律表达方面颇有建树,但在讲故事的技巧方面,捉襟见肘。这部《烈火英雄》显然更愿意遵从商业片的叙事属性,把故事讲的扣人心弦。
《烈火英雄》的剧本结构,是典型的商业片三幕式的叙事。一次火锅店的救火行动,作为商业片的“开胃小菜”端上来,将所有主要人物的性格呈现明确。紧接着,便真正进入了故事的主干内容,滨海码头大救火。在这个主干故事当中,该片更是分出至少四条叙事线索。
第一条,是江立伟等人能否关闭油罐通道的线索。第二条,是马卫国等人能否守住有毒储备罐的线索。第三条,是徐小斌等人能否守住供水系统的线索。第四条,则是李芳等人的家属大后方,及其灾难面前,城市居民如何相互扶持的线索。这些叙事线条,是有条不紊地同步推进的。在商业片的叙事结构上,《烈火英雄》堪称典范。
其次,特效布局确实不输好莱坞特效大片。《烈火英雄》在剧本之外的成败关键,自然是能否用镜头语言的方式呈现烈火,及其烈火面前的英雄们。作为灾难类型片,特效视觉的呈现也是重中之重。若无有效视觉技术的支持,那灾难画面则在电影内容当中大打折扣。
这部《烈火英雄》在“烈火的场面戏份”方面,丝毫不含糊。尤为可贵的,是该片非常注意场面戏份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不少的好莱坞特效电影,总是把最精彩的特效用在了开篇,这便造成后边的剧情无法依靠特效的增强而实现高潮的推进。《烈火英雄》深谙了特效对于电影情感的重要辅助作用,将最极致的画面制作留在了电影的故事总攻阶段。
第三,《烈火英雄》将商业电影对于影迷的情绪调度,做到了极致。在这部电影当中,真正能够让影迷认同的,便是这种向火而行的精神。灾难面前,保护家园和身后的几百万城市居民,最容易实现影迷的情感共振了。救灾的主题,有着先天的情感优势。而电影又善于将这种情感优势做到煽情而不滥情的高度上来。
如何做到煽情而不滥情呢?《烈火英雄》非常巧妙地设计了对于牺牲的辩证观剧情。剧中的主人公在一位战友牺牲之后,开始非常关注消防员们的自身安全问题,在危险面前,更愿意让战友们撤回到安全区域。而双雄的角色设定,让另一位男主角自然与之发生冲突,对个人牺牲主义进行注解。最终,两人都是以赴死的态度参与救火,观众的情绪自然在这种辩证观当中获得旋转式升华。
第四,《烈火英雄》的大后方,在混乱当中,寻找到了人性的善良秩序。这是该片真正高明的地方。油罐及其化学危险品即将爆炸,将威胁到整座城市。因此,火场的大后方陷入一片混乱当中,从街道,到地铁,再到机场,最终到轮船航线,电影画面通过李芳的视角在呈现一种紧迫感。
然而,在这种积极自救之外,却有了人性的善良秩序。李芳丢失的孩子,有一对老夫妻帮助看管,并且送往了医院。李芳在找孩子的同时,也在帮助突然生产的孕妇。包括紧张剧情当中的“突然安静”,中年大夫说,我可不能走,我要是走了,您就得自己做手术了等等。这些人性的善良秩序,是《烈火英雄》最有价值的构建之一。灾难片的最大价值,并非是通过技术性的叙事和宏大的视觉效果,来呈现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恐慌无助,更是要去呈现一种人性的善良,及其善良带来的相互救助。如果说《烈火英雄》是主旋律电影的话,那这个主旋律,最应该重点赞誉一下。
第五,黄晓明不再是黄晓明,杨紫也不再是杨紫。两位演员饰演的角色,在剧本阶段,已经是非常立体的人格特征了。黄晓明饰演的江立伟,本身便是一个有效矛盾体的集合,一方面,他拒绝面对无效的牺牲,另一方面,他又敢于最终独留火场,做有效的牺牲。黄晓明饰演的角色,通过这种精神来提升了人物的形象,让角色大于了黄晓明自身。
而杨紫方面,算是火场之上,最美的“花瓶”。这个角色,看似只是承担对男性英雄主义的衬托,实际上,王璐这个形象,是自成一种精神的。她虽然处于救火的二线,却处于情感的一线。这样一个消防女兵,要直接面对未婚夫消防员的牺牲,可谓是为电影做足了情感大料儿。显然,这部电影,最美杨紫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