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乳,是中国独创的一种风味美食,由豆腐经过霉菌发酵制成,既保留豆腐的营养,又容易消化吸收,还具有独特的美味,很受老百姓欢迎,素有“中国奶酪”之称。
腐乳的种类有很多,例如红腐乳、白腐乳、青腐乳、花色腐乳、酱腐乳等,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作调料。
不过,最近网上有人说,腐乳属于“发过霉”的食物,吃了可能会致癌,真的吗?
一、腐乳的致癌风险有多大?“腐乳致癌”的争议点,主要在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霉变”工序是否会产生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AFlatoxin,AF)属于一级致癌物,是目前已知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之一。一次性摄入黄曲霉素过多,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发热、黄疸、腹水等症状,严重甚至会致畸、致癌。
黄曲霉素具有非常强的肝毒性,可对肝脏造成明显损伤,导致病变,引发原发性肝癌。
那么,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黄曲霉素呢?
腐乳的原材料是豆腐,将霉菌接种在豆腐上,在豆腐长出霉菌后再加盐腌制,然后加卤汤装瓶,密封一段时间,就变成了腐乳。
在制作腐乳时,使用的霉菌是有益食用菌,不会产生毒素。这些霉菌起到分解蛋白质、产生营养物质、形成独特风味的作用。所以,腐乳不会产生黄曲霉素,不会致癌。
我们平时食用的酱油、醋等调味品,在制作时都要先用真菌发酵。豆豉、豆瓣酱的制作过程跟腐乳差不多,都要利用霉变形成独特的风味,可以放心食用。
真正存在黄曲霉素的是发霉的大豆、玉米、花生、大米、面粉制品等食物。平时储存这些食物时,要放在密闭阴凉处,一旦发霉,应及时清理,扔掉不吃。
二、不致癌也要少吃!腐乳被誉为“中国奶酪”,是因为它营养丰富,不仅保留了大豆异黄酮,还增加了低分子多肽混合物,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乳会产生大量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对身体有益。
不过需要注意,尽管腐乳的营养价值高,而且不致癌,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风险1:盐分超标
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食盐。
一般来说,一块10g的腐乳,含盐量可高达1g左右。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健康成年人的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
这样看来,是不是每天吃一块腐乳,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了?想象很美好,事实却很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