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说到鉴真,很多人的脑海里或许就会浮现出一个画面:在风雨中,一个失明的老和尚独自一人在海上航行。实际上,鉴真东渡可能比这个画面更惨,所以才更令人动容。“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此诗出自《鉴真和尚圆寂一千二百周年纪念》,是鉴真大师的真实写照,至今还留存在扬州大明寺中,为郭沫若亲笔书赠。
01
鉴真东渡,为中日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辞艰辛,东渡日本弘法,也受到了日本民众的敬佩。日本江户时代的知名诗人松尾芭蕉还作《谒鉴真像》诗云:“我欲多采撷,为师拭泪痕。”,足见其对鉴真的敬爱之深。
那为何此诗是写于鉴真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之时呢?原来,1980年4月,在日本坐化1200之后,鉴真大师的身干漆像才运回他的故土——扬州大明寺。这一天,前来瞻仰的信众众多,从寺门口开始一直排了十几里,都只为窥见这旷世的“国宝”。
▲大明寺
这座干漆像,是在鉴真大师圆寂之后,日本弟子以干漆夹纻法比照鉴真大师等身铸造而成,是日本的“国宝”。时间跨度长达 1200年,“鉴真大师”才回到了扬州故土,回到了出发前的扬州大明寺。
天宝二年,也就是公元743年,扬州大明寺接待了两位日本遣唐使。二人奉天皇之命而来,特意邀请一位大唐高僧前往日本讲经传法。
▲鉴真干漆像
当时的日本属于“奈良时期”,佛教自朝鲜半岛引入,却让日本统治阶级颇为头疼。日本的僧人不守戒律,*生、饮酒、吃肉、娶妻,寺院逐渐演变成了逃税的私人武装集团。而天皇本人信奉佛教,不愿意效仿“武帝灭佛”,加之大寺院受到了各路诸侯势力的牵制,日本佛教问题成为了棘手的事务。
02
孝谦天皇主张佛门之事由佛门自行解决,可以从大唐邀请一位高僧到日本弘法,以改变国内佛教的面貌。最终,日本遣唐使找到了扬州大明寺的鉴真。
鉴真,生于公元688年,幼时随父亲来到大明寺,深感佛法之精妙,决心出家,父亲也只好答应了。之后,他跟着师父游历了长安与洛阳等地,向名师高僧学习佛法,同时学习了文学、中医、书画、建筑等知识。25岁时,他回到大明寺出任主持,是当时颇有声望的律宗高僧。
▲鉴真画像
鉴真在大明寺周边的江南地区弘法布道长达30年之久。55岁时,日本遣唐使来访大明寺,恳切邀请一位高僧前往日本弘法。
但寺中弟子无一人回应。原因是那个年代的航海技术很落后,前往日本的途中极其危险。鉴真见诸弟子保持沉默,便应允了日本遣唐使,决定自行前往日本。
▲鉴真东渡
由此,鉴真开始了自己东渡的艰难历程。唐朝的通商政策是“只进不出”,违反禁令者以叛国论处。所以,鉴真要想前往日本,只能偷渡。为了抵达日本,鉴真用了十年的光阴,偷渡了六次,双目也因此失明。他自应允日本遣唐使,便将生死置于身后,一心只为弘法,不惧艰险,令人折服。
相比于玄奘取经面对黄沙偷渡,历经五年前往印度,鉴真的偷渡之路,显得更为艰辛。
03
鉴真偷渡的第一步是造船,还要警惕小人的举报。果不其然,就在他们造好船将要出发的前一天,一位弟子诬告日本遣唐使是海盗,鉴真大师受其蒙骗造船准备出海。因此,官府将他们抓进牢狱审问,查明是诬告才放了一行人,但为此耽误了很多时日,第一次东渡日本以失败告终。
后来,鉴真又东渡了五次,前四次不是被诬告,就是出海后遇到了风暴,九死一生,不得以返回。因为年逾花甲,鉴真第五次东渡未果后便患上了眼疾,加之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不幸双目失明。
753年,与第一次东渡已时隔十年,鉴真与日本遣唐使,还有十几名弟子踏上了第六次东渡的旅程,终于成功来到了日本。
▲遣唐使渡海
日本民众非常高兴鉴真的到来,自萨摩到奈良,一路都有民众夹道欢迎,在道路上铺满鲜花,以肉身伏地,都只为了表达对大师的敬意。
抵达奈良后,日本的天皇以及皇室全员都来迎接鉴真,鉴真还被封为“传灯大法师”,“大僧都”,掌管日本全部的僧尼,在日本推行律宗戒律,改掉了日本僧人的陋习。
04
鉴真还将佛法、制度、建筑、中医、书法、雕塑等带到了日本,就连豆腐制法也是鉴真带去日本的。所以,日本人称其为 “文化之祖”。
鉴真东渡本是促进中日交流的好事,无可置疑。不过,却有部分狭隘民族主义的人认为,鉴真不应该帮助日本,还将中国先进文明带去日本,无异于叛国。有着这样的看法的人不仅是对鉴真大事的亵渎,也是对佛法的误解。
▲鉴真和尚日本纪念馆
佛法在于普渡众生,讲求的是一种大爱,无国界,更没有种族的分别,毕竟我国的佛法也是从印度传入, 而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无论科技多么先进,经济怎样发达,宗教在人们心中依然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特殊时期,宗教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促进文化的繁荣。
1200年后,鉴真当时为日本佛教带去的改变也不复存在,日本僧人又回到了最初的面貌,不过,鉴真的历史贡献不容忽视。他东渡日本,不仅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还让当初混乱的日本转向律令制社会发展。
结语
在当代,鉴真的精神依然值得敬畏,每一位新时代的公民都不应该固守成见,在维护国家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学习鉴真的胸怀,坚定自己心中的信念。
参考资料:《鉴真和尚圆寂一千二百周年纪念》《谒鉴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