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个儿咱们来聊聊子线。子线虽然是整个钓组中最细小的一环,却有对作钓过程中产生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新手想了解子线绑法,私信发送“绑子线”至本公众号,即可查看相关视频)
子线状态如何体现浮漂灵钝?
浮漂的灵和钝由子线状态来体现,子线在水中的状态一共有四种:
1.双钩悬浮
2.是上钩悬浮,下钩轻触底
3.是上钩轻触底,下钩躺底
4.是双钩都躺底。
通常说子线传导漂讯越快,即越灵,若子线状态处于两根全部紧绷,因此鱼儿一旦咬钩,便可立即体现在浮漂漂讯之上。
相反,子线状态越松弛,传导信号的速度便越慢,即越钝。一般而言,在子线状态处于双钩躺底时,状态最松弛,视为最钝;而双钩悬浮时,子线状态最紧绷,视为最灵。在一般钓底时,选择使子线处于上钩轻触底,下钩躺底这样的状态,是较为灵敏,也较为理想的选择。
子线的长短对于作钓有何影响?
一般而言,子线较长,下摆幅度则较缓慢,隐蔽性较好,能降低鱼吃食的警惕性;而子线较短,则传递信号相对更灵敏。黑坑作钓个体在二三斤左右、吸食动作较大的猾口鲤鱼,为使浮漂在体现漂讯的同时,又能减少对鱼的惊扰,建议选择50cm的子线长度作钓相对合适。
子线的长度,可根据鱼体大小来做出相应的选择,比如作钓个体偏小的鲫鱼,子线长度宜选择在25—36cm之间,而作钓个体较大的鲤鱼,常用的子线长度则在50—80cm之间。
钩距大小应当如何调整?
钩距大小与子线的长短相关,钓底时,若钩距过大,则下钩易处于松弛状态,不利于子线传导鱼吃食的信号; 若钩距减小,则下钩处于较为紧绷的状态,传导信号相对灵敏。一般而言,子线越长,钩距可相应加大,子线越短,则钩距应相对缩小。如40cm的子线,钩距可定在1.5—2cm之间,而80cm的子线,建议钩距定在2—2.5cm之间较为合适。
钓无定律,在实际作钓当中,钩线关系的运用仍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鱼情水情、所钓环境做出正确的思考和判断,同时结合自己的钓法喜好,适时做出调整,合理搭配选用方能收获到满意的渔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