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藤校鄙视链,八大藤校最新排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0 22:31:40

1

录取歧视具体表现为:在同等条件下:“一名亚裔学生有25%的录取机率,但如果他是白人,录取机率就会是35%,如果他是西班牙裔,录取机率就会变成75%,但如果他是非裔,就有95%的可能性被录取。”按照一个班级排名来说,这相当于亚裔要考进前10才有可能进哈佛,而非裔只要排名30可能就能进。

在美国,名校(主要指HYPMS: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斯坦福这“超级五强”以及剩下的藤校)录取的种族“鄙视链”从高级到低级的顺序是:白人、欧裔>非裔>拉丁裔>亚裔。诸多名校对亚裔申请者的喜爱程度一直都是最低的,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美国藤校鄙视链,八大藤校最新排名(1)

身在美国,时不时就会听当地的华人家长曝出类似的新闻:一个华裔学生GPA4.0、大学先修课(Advanced Placement)10门没落下、SAT考出接近2400分的完美成绩、钢琴10级、体育比赛拿过奖、获得过英特尔大奖、有不少志愿者和义工经历,可最终还是没能被HYPMS录取。

绝对妥妥的歧视啊!

“歧视”肯定是存在的,但不是没来由和无解的。

2

我问过身边的一些华人家长,大家对录取歧视这件事看得还是挺客观的,知道这种现象有着一言难尽的原因。

首先,录取政策照顾非裔和拉丁裔,大家表示,没办法,这两个种族是白人的“亲戚”啊,在美洲这片土地上你来我往、相爱相*历时已久,虽然这俩亲戚不够厉害强大,但“穷亲戚”怎么说都是自己人,亚裔再优秀对美国白人来说也是外人,根本没有可比性。

另外,美国名校的录取制度除了个别高校倾向靠分数录取学生(比如加州理工),大部分名校都是打出“多元化的旗子搞”配额制录取。100个人的池子里,只给你亚裔20个名额,你们多优秀也只能是找自己人拼的你死我活,游戏规则就是这么设置的,没有能力改变规则前所有人只能遵守。

而无论是第一代移民的亚裔、还是想从国内“爬藤”的家长来说,自身受到的教育就是唯分数论,偏偏美国名校不流行这套,家长们没有本土化的育儿经验,也只能照猫画虎让孩子“全面发展”,但最终能否进入藤校真的就是“一命二运三风水”的事了。

另外,不少华人家长对录取歧视这件事能够保持相对客观的看法,也是因为自己不是藤校出身,孩子没爹可拼,所以想想也服气。

在美国有“一代藤校、代代藤校”的说法,几年前犹太商人罗恩·昂茨(Ron Unz,作者本人也是从哈佛和斯坦福毕业的)撰写的一篇长达38页的长文《美国任人唯贤的神话》 (The Myth of American Meritocracy)里面用翔实的资料(有120处引文)和严密的逻辑揭露了藤校录取的“黑幕”。

美国藤校鄙视链,八大藤校最新排名(2)

名校的录取系统分为3种,一个是对本校教职员工、一个是对本校有重大贡献的人、最后一个系统是普通申请者(在这个池子里还要和特招生去抢名额)。这3个系统甚至连审理申请材料的工作人员都不是同一批。一般来说,如果父母是校友,子女被录取的几率会比普通申请者高45%;如果你不是校友,但为学校捐了巨款,你的子女被录取的几率也会高25.4%,留给普通申请者的名额其实少之友少。

美国藤校鄙视链,八大藤校最新排名(3)

普利策奖得主、《华尔街日报》调查记者丹尼尔·金(Daniel Golden )曾历时3年,通过对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杜克、康奈尔等美国100多所高校的深入调查和追踪报道,写成《大学潜规则:谁能优先进入美国顶尖大学》(The Price of Admission)一书。书中讲述了美国多名政要的孩子如何凭借显赫的家世,从排名最后的申请者被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优先录取的故事。

佛大学前任校长、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倒是讲过一句大实话:“录取校友的孩子是私立大学建立自己社区的一部分”。

换言之,精英的圈子想要维护自己身的纯粹性,他们绝对不希望贫困家庭和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进来稀释这个圈子。而著名私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校友捐赠和无偿服务来维持日常开销、发展,因此它也希望校友的圈子是一个精英的而非平民的圈子,如此,捐赠才会越来越多,校友对学校的发展也就更加关心。在学校看来,维持圈子质量的最佳方式,是把圈内人的下一代也纳入到圈子里来。

所以,“拼爹”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

3

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歧视这样的大环境下,没有家世背景的孩子最好断了读美国名校的念头?

作为父母,如果孩子有申请名校的能力和决心,即便公平不在,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著名计算机专家、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在《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这套书里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对亚裔这个作为申请中的弱势群体确实颇有助益:

首先,亚裔学生需要从单纯追求工程和商科等专业,转变成对各种专业都抱有兴趣。

在美国,各大学的工学院、医学院的预科、法学院的预科和商学院里挤满了亚裔学生,亚洲人喜欢从事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和教育(大学教授、中学老师)这些行业,因为赚钱快,但这只占美国就业人口的1/3不到。如果所有学生都往这几个专业里扎堆,申请难度可想而知。

美国藤校鄙视链,八大藤校最新排名(4)

吴军博士曾经向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讨教进入斯坦福是否有些技巧。他给出了两个观点,第一,录取在很大程度上看运气;第二,如果明确表示愿意学习一些冷门专业(申请斯坦福并不需要指明专业),比如心理学、历史,则录取可能相对容易一些,等进了大学再换专业。

我曾认识一个朋友对商科很感兴趣,但对自身条件没把握,于是躲开了热门专业,参加了很多国内志愿者活动,暑期还跑去印尼做了关爱贫困与饥饿儿童的义工,积累了诸多与贫困人口打交道的经历,最后被一所藤校的公共服务专业顺利录取。进入大学后她辅修了商科作为二专,毕业后也从事了自己一心喜欢的商科类工作,而她的本专业公共服务与她所从事的领域有相关性,在她找工作时反而了加分不少。

其次,放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习惯,积极参与甚至组织各种活动、竞选各种职位。

美国的顶尖名校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有一点很相似,都想培养未来的领袖,无论是政界、商界还是工业界,只着眼自身、把目标放在好成绩上的学生肯定不符合名校的培养目标。作为亚裔学生,如果你能在高中(尤其是顶尖高中、国际高中)期间竞选成功学生会主席,或者在重要活动中担任领导者,这远比SAT考到满分有用,要知道每年申请哈佛的学生每年有一半SAT都是满分。

还有,减少一些无谓的竞赛,多花点时间学习如何展示自己。

2015年,一位获得国际奥林匹克计算机竞赛金牌、品学兼优的亚裔学生未能进入斯坦福大学,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亚裔家长非常喜欢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希望以此来获得名校青睐,10年前这招也许管用,但如今这些比赛的成绩对于录取的作用远比申请者想象的要低。

相比其他族裔的学生,亚裔学生的学业成绩已经足够好了,成绩单再漂亮一点,对大学录取巳经影响不大,亚裔学生反而需要强化的是能够把自己的经历编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来打动大学招生人员。与其花时间去参加那些得不偿失的竞赛,不如通过各种活动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以便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吴军博士说,在成绩优秀的基础上,甚至把时间放在训练自己的面试能力上都是好的,至少一个好的面试结果会实实在在地为录取加分。

4

最后是给亚裔家长的建议:一定多关注、投资教育。

这里所说的关注、投资教育不仅仅是把精力盯在自己孩子的成绩单上,把钱花在自己孩子的辅导课上,而是多参与学校活动、多捐款给一些大学。

说来有些惭愧,亚裔在美国的整体收入绝对属于中上等,但与其他族裔相比给学校捐款的金额却是乏善可陈,亚裔的捐款人数比例在受过良好教育的各族群中是最低的。在斯坦福,亚裔学生(连同研究生)在斯坦福的比例接近3成,但亚裔捐款的比例也远达不到斯坦福捐款的10%。尽管各大学都表示录取和捐赠无关,但是实际上大学对于捐赠的个人和族群都会给予适当的回报。

2014年,香港慈善家陈乐宗(Gerald Chan)向哈佛大学捐赠了3.5亿美元(该校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款),第二年,硅谷地区被哈佛录取的华裔学生人数比前一年几乎翻了一番,而亚裔也占到了这一年被哈佛录取人数的22%。这当中的联系不言自明。

美国藤校鄙视链,八大藤校最新排名(5)

作为普通家长,我们无法像那些大企业家一样给学校捐赠巨额资产,但如果摈弃“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想法多参与学校的家长活动、做义工、少买几个名牌包、少去几次欧洲游,把钱攒下来投资学校,从功利角度来说对孩子的录取有利无害;从长远来看,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曾经“爬藤”之路上那些好用的“技巧”现在已经越来越失灵了,进入名校想要走得容易些绝非凭一己或一家之力。只有当大量的亚裔都能进入到美国私立名校,并且日后成为美国各个领域(而不仅仅是工程和医学等少数几个领域)的精英和领袖之后,才能改变目前录取歧视的现象。

希望那时,我们原本就优秀的孩子能够不必再受那么多委屈和无谓的“牺牲”。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