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释基因,怎么理解基因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0:05:31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 ——————————————————————。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

(3)如用含32P的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夜中含有0.8%的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或者培养时间过长———————— 。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5)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体现在——————————。

解析:(1) 噬菌体是病毒,营寄生生活,其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宿主细胞。要标记噬菌体,将大肠杆菌放入含35S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使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2)该实验用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由于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细胞,最终不能确定蛋白质是否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⑶用32P可以标记 T2噬菌体的DNA分子,该实验的沉淀物是细菌菌体;上清液中有0.8%的放射性,说明有少部分的被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不在细菌菌体中,可能是没有侵染大肠杆菌仍存在于培养液中,也可能是子代噬菌体已经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了。⑷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细胞,而蛋白质外壳没进去;所以该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⑸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中,艾弗里是用化学方法把加热*死的S型的各种成分分离开来,观察各种成分对R型细菌的影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用特殊元素标记DNA和蛋白质,分别追踪其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去向。

答案:(1)第一步:先将细菌培养在含35S的培养基上,使细菌标记35S。然后用噬菌体去侵染被35S标记的细菌 (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3)还没有侵染大肠杆菌仍存在于培养液中;子代噬菌体已经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 (4)DNA是遗传物质 (5)都是设法使不同的化学成分分开,分别观察它们在遗传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归纳:归纳遗传物质的探究方法

(1)分离提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缺点:物质纯度不能保证100%。

(2)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标记两者的特有元素;将病毒的化学物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目的: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

注:病毒的培养:专性寄生生活,用相应的活寄主细胞培养,不能用一般的培养基培养。

聚焦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核酸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的组成如下图

怎么解释基因,怎么理解基因(13)

怎么解释基因,怎么理解基因(14)

图示信息:①DNA和RNA结构组成区别即判断依据:核糖和碱基U为RNA特有;脱氧核糖和碱基T为DNA特有。

②若图示中碱基为A,五碳糖为核糖,则两部分之和为腺苷,为ATP中A代表的含义。

③脱氧核苷酸的聚合产生水

例题:下图表示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脱水形成磷酸二酯键的聚合过程。若由脱氧核苷酸分子聚合形成的小分子DNA共有500个碱基对,则其缩合过程中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数、产生的水分子数、该DNA分子中羟基(-OH,碱基中不含羟基)数分别是

怎么解释基因,怎么理解基因(15)

A.499、499、502 B.499、498、501

C.998、998、1004 D.999、999、1002

答案C

(2)DNA分子结构模式图信息解读

怎么解释基因,怎么理解基因(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