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具体位置图,圆明园修建于哪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0:34:00

圆明园风景

1976年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杯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来园凭吊游览者有大幅度增加,圆明园园史展览馆,自1979年11月举办,其中十分之一为中小学生参观。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同年,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围墙。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及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与海淀乡园内农民实现了联合,采取民办公助形式,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发建设遗址公园。从而使遗址保护整修工作迈出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1984年12月1日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1985年孟冬接着整修绮春园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这两期工程均以挖湖补山为主,并修建园路桥涵和园林服务设施,清整古建基址,进行绿化美化。两年动土方40万立方米,使ll0公顷范围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复原貌,其中水面55公顷。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岛庭院,绮春园的新宫门,以及西洋楼的欧式迷宫(万花阵),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样修复。后又经两年整修提高,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园内游人已超过1000万。  

圆明园具体位置图,圆明园修建于哪里(13)

圆明园之长春园

由国家与园内农民联合建园这一形式,经数年过渡,全面开辟遗址公园的条件渐趋成熟。按照首都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加快遗址公园建设步伐,于1990年和1993年分两批正式办理了遗址公园全部占地的征用手续,将园内原以土地谋生的农民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安置其劳动力从事园林建设。这就为在圆明三园范围内全面建设遗址公园、保护文物古迹创造了全新的条件。争取恢复原样。

2002年12月13日,北京圆明园正觉寺修缮工程正式招标。正觉寺曾是清代皇室成员的御用佛寺,由于地处绮春园墙外,才成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唯一幸免的古建筑。此次修缮的范围包括山门、文殊亭、东西五佛殿、东西配殿、西转角房等,修缮面积共计990平方米,2003年10月1日前完成。  

考古发掘

自1996年开始,圆明园遗址公园先后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第三发掘自2013年开始至2020年结束,为圆明园遗址史上最大规模的发掘项目。  

圆明园考古队已经完成22处景区的考古勘探工作,基本探明了这些景区的遗址保存状况和布局。先后对如园遗址、养雀笼遗址、海晏堂蓄水楼遗址等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达5万余件。

此次发掘分为三期,计划通过长期、持续的考古工作,明确绝大部分景区范围、布局和形制,完善整体保护体系,建立起可视、立体的考古成果展示平台,达到为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利用和展示服务的目标。

2017年9月21日,圆明园管理处发布消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清史研究所教授何瑜对圆明园春熙院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首次确认第五园春熙院位于圆明园东北角、长春园的西洋楼遗址北侧,总面积约150亩   。

提出重建

2020年11月10日,对于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重建圆明园,加强国家爱国主义文化建设的建议”,国家文物局经商北京市政府答复称,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1]

考古发现

2020年12月16日,圆明园考古发现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

首次采用植物考古手段,判断稻田内是否有相关植物遗存;考古人员将进一步分析稻田分布范围等细节。[2]

参考资料

1. [引用日期2020-11-11]

2. [引用日期 暂无]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899蓝天、黑暗中的卡卡罗特、功666777888、万鼎星辰弓彪、聪呀么聪明沙参与编辑。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