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屏的意义除了同时显示更多信息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不同应用间的数据实现互通。在 Android 早已实现拖拽 API 的情况下,实现类似锤子 One Step 形式的使用方式已不需要再对 Android 进行魔改。通过分屏运行系统相册和微信,相册中的图片能够直接实现拖拽到微信发送,分屏的最大意义其实就在于此了。
不过这样的应用实在太少了,大多数情况下我只能将相册里的图片拖拽到微信里,甚至不能拖拽到微博里发布,更别说那些文档和表格了,在 Android 平板已经溃败的当下,已经无法指望分屏拖拽的体验会有长足进步。
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我始终觉得 Galaxy Fold 似乎在哪里缺少了一点什么东西,直到我看到了 iPad mini 旁边那支 Apple Pencil。
没错,Galaxy Fold 并没有笔去完成更多精准的点击和辅助操作,这点让我觉得十分可惜,在用过了 Galaxy Fold 之后我甚至已经开始嫌弃那台过于「小巧」Galaxy Note 9,然而在作为「Note」方面使用,笔的存在始终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也让 Galaxy Note 系列依然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Galaxy Fold 是智能手机行业的新风向三星 Galaxy Fold 的出现,对于已经增长日趋停滞的智能手机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方向。
曾经,很多人认为正面无刘海无缺口的全面屏,将会为手机的硬件战争画上休止符。为了实现正面的一整块屏幕,各家厂商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拿出了看家本领,甚至不惜复活了滑盖和翻盖结构,随之而来的形态是正反双面和升降摄像头。
但折叠屏的出现则向另一个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让我们意识到,一块可翻折的屏幕,能够让「人们对更大显示屏的渴望」和「大屏导致手机自身体积过大」这两个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握手言和,现在 Galaxy Fold 的出现正是这一理念的实体化,也是三星想要对外展现自己核心技术力的产物。
更重要的是,折叠屏技术的正式商用,势必会逐渐渗透到整个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基本上只要是带屏幕的设备,都可以在可折叠屏幕的基础上,抛开原有的体积和结构的桎梏,探索新的形态。
这远比单纯在智能手机上推广要有价值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