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
嘴 角长泡、牙龈出血、咽喉肿痛、身热烦躁……每隔一阵子,上火症状就会找上门?你是听之任之,还是随便吃点清火药?上火是机体的一种病理状态,用对清火药能 有效缓解症状,一旦用错就容易伤身。然而,大多数人对不同症状该用哪种清火药并不了解。今天,就让专家教你用对清火中药。
受访专家南京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李文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名医馆主任医师 张钟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江海涛类型火有虚实之分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气机运行,根据气机的不同状态,可分别归属为木、火、土、金、水五行。气偏于动态而运行较快就对应于火,气偏于静止就对应于水。
火又可分为实火和虚火,如果气机在狭小的空间运动必然拥挤,这种情况是实火;如果气机运行很快,但空间不狭小,就是虚火。实火要侧重于疏散,散开以后气机不再拥挤,火也就消散了;虚火则要侧重于滋阴,阴气充足以后可以涵养住阳气,使阳气不再乱窜,也就不表现为虚火了。
火可出现在心、肺、肝、胃、肾等脏腑,都可用中药治疗。具体选药应考虑每一味的性味归经。首先要选寒性或凉性的药物。其次再选择药物的味。寒凉的药有苦寒、辛凉、甘寒三种,实火一般用苦寒或辛凉类,因为这两类药能够寒凉清热的同时,又有疏散、开破的作用,把拥挤的气机散开;虚火一般选甘寒的药物滋阴。最后还要考虑药物的归经,比如心火常用黄连、莲子心、竹叶等;肺火常用黄芩、桑白皮,肝火常用龙胆草、川楝子。这都是为了是药物的作用更有靶向性。
火毒就是火聚集后产生质变,对机体造成更大伤害,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大都需苦味药把结聚破开,如黄连、黄芩、大黄等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此外,牛黄、雄黄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功能3种药武功高
一些中药清火作用明显,只要明确病因,单独使用时效果就较好。但这几个清火高手最拿手的领域有所区别。
黄芩最会清肺火
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因为它质地中空,和肺脏轻虚的特性相似,所以最擅长清肺火,表现为发热咳痰、烦渴多饮、肤如火燎等。
此时可取黄芩10~20克,煮10分钟后放至适宜温度后口服。此外,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病症也可服黄芩,因为它善治机体上部的火盛。
菊花肝火耳鸣用
菊花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尤其能缓解肝火旺盛者的眼睛干涩症状。此外,菊花还有平肝阳的作用,头眩耳鸣者也可服。
菊花质地松散,不用煎煮也能把有效成分溶出,可以取3~5克用水冲泡代茶饮。很多苦寒药虽能清热,但用久会伤阴,因此黄芩、黄连这样的药物只能短期服用,菊花则没有这个弊端,只要不是虚寒体质就可长期用。
肝阳上亢而头晕的人,可用菊花做枕芯,能起到清爽头面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建议装枕芯前,把菊花密封放锅里蒸一下,以*死虫卵。
地黄清肾虚火最拿手
地黄是一味滋肾阴、清虚火的良药。肾阴虚的人常常有腰酸、五心(手脚心和内心)烦热、盗汗、头晕耳鸣等症状,如果用苦寒药会适得其反,必须用甘寒药滋阴。
地黄富含汁液,且煎出的药液质地浓厚色黑,能沉入下焦填补肾精。不过,有人服地黄后会腹泻,经常便秘者可用生地黄30克煎煮十几分钟后服;必要时用熟地黄10~15克,煎煮30分钟再服用,可避免腹泻。
成药先看症状再选
有时一味药清火效果不佳,需要多种药联合起来组成团队(如制成中成药)攻克。和武林高手分门派一样,根据清火类别的不同,这些中成药也可分成几类。
胃火
胃火的产生和饮食有关,如吃太多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表现为胃胀痛等,可用清胃散、牛黄清胃丸等。
肺火
虚火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可用百合固金丸。实火常表现为痰多色黄、黏稠、喉燥咽痛、面红口干、心烦口渴、胸满气喘,可服用牛黄清肺散、鲜竹沥等。
肝火
多与工作压力,生活环境,以及身体的激素变化有关。一般表现为头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等,有时还会感到心烦易怒、睡眠欠佳。此时可遵医嘱口服杞菊地黄丸,注意饮食少酸多甜,养肝、健脾、和胃。
心火
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是失眠,还可表现为心悸、舌尖痛等。由于引起心火的原因比较复杂,建议咨询医生后选药,饮食上应多吃酸枣、百合等。
需要注意的是,脏腑上火还常分实火和虚火,很多病症都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多数人难以分清,建议使用以上药物前请中医辨证。
禁忌经常用会内伤
有人用清火药发现效果很好,一出现症状就吃,或者长期服用,很容易出现不良后果。
以 常用的清火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片)为例,其主要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肝肺蕴热、风火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疼、大便秘结等。该 药主要清的是中焦上焦(胃和胃以上)的火,且多为实火。由于这类药中含砷,长期服用可能造成毒性累积,伤害肝脏和神经系统功能。
此外,清热药多苦寒,长期吃可能伤害脾胃,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不建议大家自己用清火药,如果自行用药超过3~5天症状仍没有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就应该及时和医生沟通并调整用药方案。
人群脾胃不好慎用
吃清火药前,应在医生指导下分清类型,特别是脾胃功能不佳、体质偏寒者选择时更应谨慎。
苦寒药如应用不当,轻则让脾胃受伤,出现腹胀、腹泻,重则可能伤身体的阳气,引发四肢发冷畏寒等。甘寒药使用不当同样伤脾胃,不仅腹痛、腹泻,胃口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还可能伤脾阳、导致体内生寒湿,加重胃部不适,感觉身体倦怠无力、大便黏腻,总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另外,多数上火引起的热病易伤津液,长期用药不当,即使身体正常者也会造成阴虚,“苦燥伤阴”就是这个原理。因此,清热不忘养阴,阴虚的患者要注意遵医嘱配合使用养阴药。服药过程中,一旦出现胃肠不适、浑身无力时,应及时和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