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主要集中在200-700头的泥鳅,大规格的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死亡时间很长,每天死一点。
相对来说,台湾泥鳅的养殖,温棚的发病率要比大水养殖低,现在冬棚的水温23-25度左右,像夏天烂身,烂尾的情况就少很多了。
正常来说泥鳅的抗病力和环境的耐受性都比较强,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多是环境恶化后导致的发病,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
现在江门地区台湾泥鳅的放苗密度为 5-10万/亩,普遍是6-7万/亩,平均亩产2000-2500斤左右,小面积池塘如1-2亩的,单亩面积产量更高,可以达到4000-5000斤。上图为水质混浊的冬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