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枢穴属足少阳胆经,是足少阳胆经、带脉的交会穴。具有强腰益肾、疏肝调经之功效。根据其穴性,现临床常用于治疗西医学中的子宫托垂、子宫内膜炎、附件炎、阴道炎、睾丸炎、腹股沟疝等疾病。
本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男子阴疝,两丸上下,小腹痛,五枢主之”。
五:数字,为中数;枢:枢纽。少阳为枢;穴在人身中部的枢要之处,故名。别名玉枢。
【定位】
在侧腹部,横平脐下3寸,髂前上棘内侧,见下图
图来自梁繁荣王华主编的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新世纪第四版
【解剖】
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针刺时针尖经过组织】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取穴方法】
仰卧位。于下腹部,横平脐下3寸,髂前上棘内侧处取穴。
【主治病症】
1、赤白带下、月经不调、阴挺、小腹痛等妇科病证;
2、疝气、少府痛;
3、腰、胯痛。
【操作方法】
直刺1~1.5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腹股沟部;可灸。
【常用配伍】
1、配气海、三阴交,治少腹痛。
2、配太冲、曲泉,治疝气。
【日常保健】
五枢穴在下腹部,髂前上棘内侧,属足少阳胆经,根据中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理论,刺激该穴可辅助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腰胯痛等症状。具体方法:用指腹点按五枢穴,每次1~3分钟,可适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