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9月21日,在眼见戊戌变法败局已定、大势已去后,谭嗣同却并没有如康有为之流一般选择逃亡国外。反倒是在留下了上面这句如今听来都仍旧让人振聋发聩的话后的第三天,在浏阳会馆他泰然自若地接受被捕。与他一同被捕的还有杨锐、康广仁、林旭、杨深秀、刘光第。
就这样在历史上留下了“戊戌六君子”的英名。谭嗣同等人随即被押解下狱,而由于害怕夜长梦多,怕外国干涉,仅仅在四天后,六人便被押解到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行刑。
一众百姓也早已听闻了当天的行刑,纷纷前往观瞻。不过,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还是如二百年多年前明末袁崇焕被崇祯帝那场凌迟的态度并无二致。百姓们麻木不仁,冷漠自私,看客心态,甚至还有人向他们扔着烂菜叶子。
这与谭嗣同面对行刑时高声诵读得“有心*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鲁迅为此评价说:“先觉的人,历来都被阴险的小人,昏庸的群众排挤、压迫、放逐、*戮,中国人格外凶。”
而在行刑前,众多的围观者中,或许谭嗣同的妻子李闰是唯一的另类。看着被捆束在行刑台上的丈夫,想到日后将是天人永隔,想到往日种种。
她哭喊着:“我们还没有孩子啊”。
面对妻子,谭嗣同心中不免愧疚,可沉默之后,他的回答却让更多人泪目。
出身名门,走上“不归路”谭嗣同出身名门,父亲谭继洵乃是湖南浏阳谭氏第一个青年举子,官至光禄大夫、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
可以说,有着这样一位身为封建大吏的父亲,谭嗣同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可偏偏这个有着可预期未来的少年,却在成年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同治四年(1865年),谭嗣同出生,此时谭父任湖北巡抚。在对于儿子的教育上,谭继洵深知知识的重要性(谭继洵6岁丧父,母亲多病,是发奋苦读才有了日后的成就),因此很是重视。
在谭嗣同十岁时,欧阳中鹄成为了他的老师。欧阳中鹄作为当地有名的大儒,难能可贵的是与传统文人相比他崇尚变革,并不排斥西方文化,甚至还以华盛顿为偶像。也正是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之下,谭嗣同被灌输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与民主思想。
而谭嗣同的另一位老师白正谊,则塑造了谭嗣同锄强济弱、敢为人先的性格。白正谊,或许鲜有人知,但他的外号“大刀王五”却是人尽皆知。
这位豪侠嫉恶如仇,行侠仗义,也让谭嗣同对他一见如故,二人的秉性相投也让他们成为了至交好友,甚至于谭嗣同被斩后的尸体都是大刀王五所收。
而与谭嗣同年龄学识渐长并行的,还有当时清朝日渐危重的时局。如何能扶大厦于将倾呢?也成为了摆在谭嗣同面前的问题。
光绪十年(1884年),谭嗣同便开始游历祖国河山,考察风土,结交名士。眼界的开阔,对西学的了解,也让他对科举极其憎恶,变革之心已生。
至于谭嗣同和妻子李闰的结合,则是门当户对的选择。李闰之父乃是户部主事,有着长沙才子之称李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