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桩依旧埋藏依旧的历史又被翻了出来,姜志胜作为现实中“民意”的代表,和黄教授以及一位主管刑警朴京植重新调查。
当最后他们从孩子们奇怪地解扣上着手,推断出来这是一个水手结,并且找到了那个满脸是鲜血,在屠宰场做屠夫的嫌疑。
经过一番搏斗,嫌疑人却以“你有证据吗?”将姜志胜推倒在地,姜志胜感觉到自己的世界观都受到了冲击。
《孩子们》中,姜志胜虽然没有抓到凶手,但是所有的剧情也都指明了屠夫就是凶手。而现实中,却是毫无收获。
因为韩国的诉讼期是15年,所以当警方2002年找到少年的骸骨的时候,经过风吹日晒,现场已经被磨灭了不少痕迹,而尸骨上体现出来的痕迹,却是因为无法查证的枪支陷入僵局。
2006年,诉讼期已经过,正如同《孩子们》中的电影一样,即便是所有证据已经指明了,屠夫就是凶手的时候,也无法将他送进去了,一个没有证据,第二个诉讼期已过。
而李圭满导演给了观众一个很遗憾的结局,但是却又想用电影同时痛斥当时警察的无能,草草的结案不仅让被害人无法重见天日,还让恶魔逍遥法外。
从影片的细节中不难看出,导演是十分关注这件事情的,以至于在叙述中让你的代入感十分强,让你作为观众的时候,对于影片中摆出的“证据”深信不疑,甚至一度怀疑当时就应该有这样的证据。
当最后屠宰工人说出的嘲笑的语气,不仅是破坏了姜志胜的世界观,同时也在摧毁观众的世界观,这是一个隐喻。
15年之后,*人凶手依旧能够逍遥法外,讽刺的是这并不是凶手的强大,而是韩国法律的无情。所以最后的一句淡淡的话,却完全可以感觉到李圭满愤怒地开喷和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