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人性哲理,肖申克的救赎感悟50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10:27:04

肖申克的救赎人性哲理,肖申克的救赎感悟50字(1)

文/温迪

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英国作家克莱夫·巴克曾说:

“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

这本书陪伴无数人走过了生命中最难熬的日子。

今天就来给大家解读斯蒂芬·金的杰出代表作——《肖申克的救赎》。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真正有格局的人,既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

那么,格局是什么呢?

樊登曾说:“眼界,是学习撑大的。”

有人据此引申为:“格局,是眼界撑大的。”

重温《肖申克的救赎》,我顿悟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格局。

而格局的大小决定了他能走多稳,能走多远。

看过这本书的人,既为主人公安迪凭才智毅力成功越狱而折服,也为他为人处世的格局所赞叹。

正所谓: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

在肖申克监狱,有人向往墙外的星辰大海,有人安于墙内的平淡与秩序。

一个人能攀登到怎样的高度,最终是由自己的眼界所决定。

肖申克的救赎人性哲理,肖申克的救赎感悟50字(2)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肖申克的救赎人性哲理,肖申克的救赎感悟50字(3)

格局小目光浅:单次博弈

安迪是银行精英,因被误判枪*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而进入肖申克监狱。

生活顿时跌入低谷。不仅要面对凶残的狱警,还要忍受典狱长诺顿的打压。

诺顿经常手持一本《圣经》,高高在上。

在训诫犯人时,总是傲慢地说:“把信仰交给神,把贱命交给我。”

在肖申克,他狂妄自大,把自己当成了监狱的主宰,来教化这些邪恶之人。

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不择手段地攫取利益,残酷、阴险而贪婪。

他用《圣经》里的话警告安迪:

“我是世界之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时得跟着希望之光。”

他靠着犯人们攫取见不得人的巨额利益,并靠着安迪一次次把钱洗白。

可当安迪满怀希望地跑来告诉他,有一个名叫汤米的人知道自己案子的真正凶手,可以证明自己无罪时,诺顿翻了脸。

他指责安迪的无礼,并找借口阻止他翻案。

他命人强行把安迪关了几个月的禁闭,不顾安迪的请求和不说出他贪污事实的承诺。

不仅如此,为了不让自己眼前的利益受损,他狠心地把证人汤米偷偷射*,终结了安迪重获自由的希望。

他从不审视自己,只去审判别人。

此后,安迪选择隐忍不发,但开始默默蓄力。

通过持续为典狱长和狱警避税,取得信任,然后步步为营,为自己筹谋。

诺顿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这个被他不断折磨打压,只配无偿为他服务的罪犯,竟然能逃出牢笼,给他致命的一击。

肖申克的救赎人性哲理,肖申克的救赎感悟50字(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